債券通迎來八周年,相關論壇今日(8日)舉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江會芳宣布三項優化措施,將南向通參與范圍擴至券商、基金等四類非銀機構,便利境內投資者出海;優化離岸回購機制,支持多幣種交易,取消質押券凍結,后續推出跨境回購;完善互換通,擴大報價商隊伍并調整交易限額。
對于這些新舉措,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這些舉措將為債券通發展注入新動能,并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獲取人民幣流動性支持,提升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競爭力。”
梁鳳儀表示,今年重點發展人民幣固定收益市場,圍繞三大策略推進,一是擴大離岸人民幣債券供給,2024年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額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7%,并期待財政部增加中長期國債發行;二是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推動離岸國債商業回購市場建立,加速國債期貨準備工作;三是完善離岸人民幣產品基礎設施,推動交易所與清算機構合作擴大國債抵押應用。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兼債券通董事長張漪指出,八年來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規模從不足1萬億增至最高4.5萬億,截至2025年5月達4.4萬億,較開通前增長近400%;全球近80國1,169家機構入市,債券通渠道下有835家,全球前100大資管機構中80余家參與。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今年1至5月債券通日均交易量470億元,較2017年增長30倍,反映國際投資者參與熱情。她提到,中國債市規模全球第二,但國際投資占比僅3%,成長空間顯著。隨著機制優化,這一比例有望提升,推動市場與國際接軌。
債券通是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創新機制,通過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連接,允許境內外投資者雙向買賣債券。2017年7月3日“北向通”開通,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2021年9月24日 “南向通” 上線,為內地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境外債券的便捷渠道。2023年5月15日,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 “互換通” 正式上線運行,支持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兩地金融衍生品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