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海峰的通信生活
當折疊屏的輕薄革命,遇上AI交互的智能浪潮,手機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
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折疊屏出貨量將突破5470萬臺,年增53%;IDC指出,2025年,中國AI手機市場將以59.8%的增速,實現1.18億臺目標。
但是,行業還面臨“輕薄與性能割裂”與“智能體驗碎片化”兩大行業困局。誰來破解?
近日,榮耀帶來好消息,發布的榮耀Magic V5折疊屏手機,用0.18mm單膜片厚度的青海湖刀片電池、0.014mm單根直徑的宇航服牽引繩同款特種纖維后蓋材料等,創下八項世界紀錄。
不僅如此,榮耀 Magic V5 折疊狀態下厚度僅 8.8mm,重量輕至 217g ,成功刷新全球折疊屏手機輕薄紀錄,徹底擊碎折疊屏輕薄、長續航、精致可靠無法兼得的“不可能三角”。
榮耀 Magic V5 的驚艷,遠不止于輕薄。其搭載的驍龍8至尊版芯片與滿血潛望長焦構建八大滿血體驗,而YOYO智能體升級的“一語PPT/編程”等八大“一語”AI能力,讓手機從工具進化為主動服務的智能伙伴。
從打破物理極限的輕薄機身,到重構人機交互的AI生態,榮耀Magic V5的登場不僅是產品迭代,更是一場由榮耀引領的移動終端變革的開端。
為何是榮耀?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榮耀在折疊屏及AI技術領域登頂行業前列的底層邏輯與創新密碼。
折疊屏賽道領航者:榮耀的技術突圍之路
榮耀在折疊屏領域的突破,是一部清晰的技術進階史。兩年前,榮耀Magic V2以9.9mm的閉合態厚度,推動折疊屏手機進入毫米時代,叩開了行業輕薄化的大門。
隨后,榮耀Magic V3更進一步,通過引入19種創新材料,將厚度壓縮至9.2mm,實現工藝維度的瓶頸突破。
如今,榮耀Magic V5驚艷亮相,以一組震撼的數據展現強悍實力:折疊態8.8mm纖薄機身、217g輕盈手感,搭配0.18mm超薄高硅電芯疊片、0.014mm超細航天纖維編織材質、0.003mm超高精度組裝工藝,加之25%硅含量的6100mAh青海湖電池與2300MPa高強度鉸鏈鋼材。
這些數據不僅引發發布會現場歡呼,更彰顯榮耀在折疊屏領域以技術突破瓶頸的決心與能力。
筆者認為,榮耀能夠不斷實現技術跨越,背后有著清晰的邏輯鏈條:理念指引方向,技術保障落地。
在理念層面,榮耀從柏拉圖“洞穴之喻”中汲取哲學靈感,將行業對參數的盲目追逐視為“洞穴影子”,以認知覺醒的姿態拒絕隨波逐流。這種拒絕妥協的創新理念,貫穿于產品研發始終。
從榮耀Magic V2 、榮耀Magic V5,每一次厚度數字的縮減、每一項材料工藝的革新,都體現著榮耀對“性能不閹割、體驗不打折”的堅持。
榮耀CEO李健分享的“一毫米”背后探索故事,正是這種理念的生動注腳:從9.9mm到8.8mm減薄的1mm,不僅是數字的變化,更是榮耀執著挑戰極限、拒絕向傳統工藝妥協的創新態度。
而創新理念得以落地生根,離不開榮耀深厚的技術積累與體系化布局。
在深圳坪山榮耀L4級智能工廠里,每一臺Magic V5的分揀組裝,都經過榮耀魯班大模型12.5萬次的并行計算,將折疊屏產線精度從0.04mm提升至 0.003mm。這種“用智能定義制造”的范式,讓航天纖維編織、刀片電池疊片等尖端工藝實現規模化生產。
正如央視探訪報道揭示的,當行業還停留在經驗主義時,榮耀已通過AI智能制造將微米級精度轉化為量產標準。在筆者看來,這樣扎實的技術實力,為榮耀持續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為其連續三年刷新輕薄紀錄的底層密碼。
AI賽道開拓者:榮耀的AI領導力密碼
在MWC上海AI+主題論壇上,李健曾表示,性能閉環、場景閉環與信任閉環是當前AI落地必須直面的三大挑戰。為了讓AI更好地落地,李健提出“三葉草戰略”,即圍繞用戶體驗打通三個閉環,獲得自由感、滿足感和安全感。
如今,榮耀Magic V5通過升級YOYO智能體,具備“YOYO幫你看、幫你記、幫你找、幫你做、幫你傳”五大核心AI功能,實現“一語PPT、一語編程、一語搜索”等八大一語AI應用,解決用戶三大痛點,加速AI落地。這一創新實現了“三葉草戰略”中的場景閉環,讓用戶在辦公場景中獲得滿足感。
也許有人會問,榮耀為何能率先打破AI落地三大挑戰,站在AI引領者位置?在筆者看來,答案肯定離不開榮耀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也離不開榮耀在AI領域的研發能力與應用能力。
第一,AI領導力來自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榮耀深入洞察到80后、90后等社會中堅力量面臨“新三重門”挑戰,被工作和生活擠壓,渴望突破束縛。
基于此,榮耀以AI技術為支撐,通過榮耀Magic V5的PC級生產力場景設計,帶來如“一語PPT”等AI功能,幫用戶每天省出一小時,釋放被擠壓的個人空間,讓用戶在高效與從容間找到平衡,切實解決用戶時間緊張、效率低下等痛點,將科技與用戶真實需求緊密結合。
比如,榮耀Magic V5深度整合YOYO智能體、飛豬旅行智能體與高德地圖智能體,用戶僅需一句話,即可一鍵生成定制化旅行方案并完成多場景出行路線規劃。只有對用戶需求有著精準的洞察,才能帶來滿足許多人需求的創新。
精準洞察力的背后,是榮耀以柏拉圖“靈魂馬車”哲學為基底,構建“三橋一路”生態架構,將抽象哲學概念轉化為破解行業困局的現實方案的實踐。
第二,AI領導力來自研發能力。從榮耀發布阿爾法戰略,明確以五年超100億美元投入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到成立一級研發部門。構建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生態構建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這些戰略布局并非一蹴而就的激進突破,而是榮耀在AI研發能力上的長遠布局與沉淀。
在AI人才培養方面,為學術人才提供產業實踐場景,榮耀讓高校、科研院所人員參與項目落地學術知識,且從學術圈吸納機器人算法等方向工程師,構建“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產業應用”閉環。
在生態構建上,榮耀聯動產業鏈伙伴與學術機構,學術研究為AI終端生態新范式的標準和協同模式提供理論支撐,產業則落地生態構想,形成“學術-產業”共筑格局。
第三,AI領導力源于對AI生態的強大構建力。榮耀通過戰略規劃、產業協同與技術創新三大維度,全面激活AI生態。
在戰略規劃層面,榮耀聚焦長遠布局,打造全新AI Connect平臺。該平臺集成感知、大模型、互聯等核心能力,向生態伙伴開放共享,以賦能產業集群發展。預計年內,超100個硬件品類將接入該平臺,1000萬臺生態設備實現激活,推動YOYO智能體覆蓋辦公、出行等七大智慧場景,構建全場景智能生態網絡。
在產業合作層面,榮耀表現出極致的開放態度,聯合阿里、比亞迪、美的等行業巨頭,實現生態共建。以智慧車聯領域為例,榮耀與比亞迪深度合作,在智慧車鑰匙、手車互聯等場景打造標桿體驗,并將探索實時車況數據同步等前沿方向,攜手構建智慧出行網絡,拓展AI應用邊界。
在技術創新層面,榮耀憑借MagicRing技術打破硬件與操作系統壁壘,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蘋果、華為三大系統互聯,構建起了統一的智能生態。這一技術突破讓AI從工具升級為生活“伙伴”,為用戶帶來無縫智能體驗,同時加速AI在多場景的落地應用,夯實生態發展的技術根基。
筆者觀察:榮耀雙劍破局,用哲學之光照亮內卷洞穴
我經常參加各種手機發布會,說實話,看著同樣的內容都有一些缺乏新鮮感,而此次在深圳舉行的榮耀新品發布會,我卻從頭聽到尾。
我發現榮耀此刻正站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匯點上,左手持折疊屏創新之劍劈開硬件桎梏,右手握AI生態之劍重構智能邊界,借助柏拉圖“洞穴之喻”的哲學火光,實現從技術囚徒到自由翱翔的覺醒之路。
不過我認為,榮耀變化的不是簡單的硬件迭代,也不是普通的應用遷移,而是用工程實踐詮釋“走出洞穴”的哲學命題:重新定義折疊旗艦新范式,讓消費者對折疊屏的認知,從“技術嘗鮮”進化為“生產力必選”,完成從洞穴囚徒到覺醒者的認知躍遷。
市場反饋印證著這種哲學實踐的穿透力:2025年上半年榮耀市場份額重返前三,榮耀400系列首銷打破三年紀錄。這似乎是對榮耀“釋放潛能”信仰的最佳注腳。
正如李健所言:“用一毫米的極限探索,兌現釋放潛能的承諾。”榮耀正以哲學思維破局行業內卷,讓科技成為照亮人性自由的潛能之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