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暉
7月7日,海南全省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在海口召開,聽取集中整治進展情況,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
海南省委書記馮飛講話,省長劉小明主持會議,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楊晉柏等省領導參加會議。
會議提到,各級各部門要克服畏難情緒,強化擔當作為,錨定目標、較真碰硬抓整改,確保形成階段性、標志性成果,讓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農戶得實惠、村級黨組織有作為。
“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問題”集中整治,是海南省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五項集中整治任務之一。
5月15日,海南省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集中整治動員部署會召開,會議對五個集中整治工作方案作解讀,分別是:
省級層面部署的領導干部家教家風問題
違規吃喝問題
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
公職人員不擔當不作為、推諉扯皮問題
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問題
海南要求,要“拿出攻城拔寨的狠勁、連續作戰的韌勁開展集中整治,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動真碰硬、敢于清倉見底,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罷休”。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的重點之一。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深化“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等方面突出問題治理。
其中,農村集體“三資”指的是屬于農村集體組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曾刊文提到,農村集體“三資”既涉及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中的財政撥付資金,如協助人民政府從事拆遷安置工作中的土地補償款、安置費等,還涉及村集體自有資金、資產、資源,如農村集體土地流轉金、林地承包費,村辦企業、合作社等集體資產。
農村集體“三資”是發展農村經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事關群眾切身利益。
同時,農村集體“三資”點多面廣,容易滋生“微腐敗”,風腐一體問題較突出。在實踐中有一些基層干部濫用職權,隨意處置集體資產,比如,有村干部套取、截留、挪用、侵吞集體資金,設置賬外“小金庫”,用于違規吃喝、公款旅游、違規發放津補貼等。
國家監察委員會關于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情況的報告顯示,國家監委指導各級監察機關查處貪污侵占集體資金、違規處置集體資產、資源監管流于形式等問題15.3萬個,處分13.2萬人。會同農業農村部門督促整改低價合同、超期合同、“人情合同”115.2萬份,整改管理不規范的工程項目3.3萬個,化解村級債務62.6億元。
這并不是海南首次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開展整治。
2024年7月,海南曾召開全省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暨“機器管三資”現場推進會。
為集中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問題,海南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建立縣級(市級)、省級“三資”監管平臺,建立財務財套,實現“三資”全過程監管等。
如今,這一整治工作還在繼續。
7月7日的集中整治工作會議提到,要加強頂層設計抓整改,把握好顆粒度,抓實抓細梳理底數和登記確權工作,把尚未確權的閑置資產依法依規確權到村集體。
會議還提到,全面推進“機器管‘三資’”,抓緊整改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等問題,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體系。
與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犯罪、懲治“蠅貪蟻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相結合,加強項目謀劃,支持集體經濟組織參與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培育壯大農業服務業新業態。
完善省級“三資”監管平臺功能;選優配強村組干部和集體經濟帶頭人,抓好村務組務公開等工作,全力保障村集體和村民合法權益等。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