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7月3日,李女士(化名)坐飛機從新西蘭來到廣州,誰知剛下地10分鐘都沒到,她就暈倒在機場里面,經過機場醫(yī)生急救后,被緊急送往附近醫(yī)院。據(jù)廣中醫(yī)一院白云醫(yī)院ICU彭主任介紹,這名患者坐了大約11小時的飛機,送到醫(yī)院時出現(xiàn)了心室顫動,之后心跳停止,經過搶救后宣布死亡。
經過了解病發(fā)過程和既往病史醫(yī)生推測,肺栓塞就跟她在飛行途中坐著的時間太長有關。對此,醫(yī)生特別提醒,不要以為肺栓塞離我們很遠,久坐長時間不動都是高危因素。另外,肥胖、妊娠期婦女和吃了口服避孕藥、腫瘤病人等身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的人群也要特別注意。
此類事件曾不止一次發(fā)生。
長期久坐、頓頓外賣,260斤男子突發(fā)肺栓塞差點丟了性命
33歲的創(chuàng)業(yè)者張先生,體重超過260斤,長期久坐剪輯視頻,還頓頓外賣,殊不知,他早已被“沉默殺手”盯上……今年2月,張先生轟然倒在路邊,呼吸急促、四肢癱軟,眼前陣陣發(fā)黑,被緊急送往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急診科。
張先生被送醫(yī)院時,血壓60/40mmHg,氧飽和度檢測不到,血氣分析顯示氧合指數(shù)斷崖式下跌至75mmHg(正常400-500mmHg),D-二聚體“爆表”,心電圖異常波形頻現(xiàn)——所有箭頭直指肺栓塞!
經過醫(yī)院全力搶救,張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成功脫離危險。
27歲小伙騎行摔傷腿部,兩周后遭遇“猝死之王”
今年5月,27歲的小于在一次騎行時,不慎摔倒受傷,腿部劃出一道不小的傷口。傷后他在家臥床休養(yǎng)了一周,接著回到辦公室,久坐一周。
兩周后,傷口結痂、疼痛緩解,小于準備重新開始騎行。可就在那幾日,他突然感到嚴重的胸悶氣急,稍微活動下就加重,右側肋下還隱隱作痛,伴隨發(fā)熱、乏力、咳嗽,于是立即前往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就診。
接診醫(yī)生根據(jù)病史判斷病情并不簡單,立即安排肺動脈CTA檢查。結果顯示:小于右肺動脈主干及分支被血栓堵塞,確診為肺動脈栓塞(PE)。醫(yī)生緊急聯(lián)系血管外科,專業(yè)團隊迅速為小于實施肺動脈溶栓吸栓手術,并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防止血栓再次脫落。
術后,小于的呼吸明顯改善,胸痛緩解。經過規(guī)范治療,他很快順利出院。
警惕!
沉默殺手“肺栓塞”專盯這幾類人
這場突如其來的生死劫,揭開了肺栓塞這一致命疾病的猙獰面目……肺栓塞,被稱為“藏在腿上的死神”,超90%血栓源自下肢深靜脈。
“當血栓脫落后,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就會引發(fā)肺栓塞,一旦出現(xiàn)突發(fā)呼吸困難、胸痛,暈厥、咯血、心臟驟停,直接威脅生命。”韓芳主任提醒,“久坐、肥胖、長期臥床者最易中招!”
久坐不動:如長途飛行、長時間開車、久坐辦公。
肥胖:體重超標增加下肢靜脈壓力,血流緩慢。
長期臥床:術后、癱瘓患者風險極高。
吸煙、飲酒:損傷血管內皮,增加血栓風險。
疾病因素:如腫瘤、腎病綜合征、心衰等。
藥物影響:如口服避孕藥、激素治療等。
預防肺栓塞的“保命”法則
首先動起來。久坐1小時,活動5分鐘,做做踝泵運動(腳尖上下勾動);長途旅行時,每隔2小時起身走動。
其次控體重、戒煙酒。肥胖是血栓的“幫兇”,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是關鍵;吸煙損傷血管,應該主動戒掉它!
再次多喝水。每天飲水1500-2000ml,避免血液黏稠。
最后是高危人群注意事項。術后患者、長期臥床者要遵醫(yī)囑使用抗凝藥物。同時建議穿彈力襪、使用間歇性氣壓裝置,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綜合廣東廣播電視臺
編輯 高欣奕
審核 張倩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