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定慧
【新智元導讀】在AI全面滲透教育系統的背景下,美國高校正重塑計算機科學課程,強調AI素養與批判性思維,甚至將CS向文科靠攏;而傳統文科課堂也因AI生成內容的泛濫陷入考核危機。
火了快30年的CS(計算機科學)專業,可能要被劃到「文科專業」了。
不僅如此,美國大學計劃要集體「重編」計算機課程!
這可不是類似Karpathy「氛圍編程」的調侃,而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已經啟動的一項倡議,「Level Up AI」。
計算機科學家、計算研究協會主任Mary Lou Maher表示:
CS教育的未來可能會從編程轉向強調計算思維和AI素養。
CS可能會逐漸具備文科教育的特征,更加重視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
個人主頁:http://maryloumaher.net/
新興技術的下沉也許還需要時間,但AI顛覆教育的進程已經不可能停止。
過去CS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C語言、計算機組成與原理、數據結構、算法導論、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程序的構造和解釋。。。
還要跟蹤Pyhon、Java、TypeScript、Go等語言的最新進展,各種框架層出不窮,技術迭代似乎永無止盡。
但是,現在好了,
因為你的溝通對象就是ChatGPT、Cladue Code、Gemini、DeepSeek。。。
6月份,在倫敦科技周上,老黃用調侃的語氣說出了一種已經發生的事實,「未來新的編程語言應該叫Human」!
多虧了人工智能,即使非程序員也可以編寫代碼。
讓計算機編寫程序的方法就是「禮貌地詢問」,就像你向一個人提出請求一樣。
現在,突然之間……出現了一種新的編程語言。
這種新的編程語言叫做「Human」。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去年啟動了一項名為「Level Up AI」的倡議,由計算研究協會與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合作領導。
這個為期18個月的項目匯聚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共同定義AI教育的核心內容并分享最佳實踐。
卡內基梅隆大學作為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長期領軍者,也是正在重新思考其教學方法的高校之一。
今年夏季,該校計算機科學系的教職員工將開會討論如何最好地適應這一新的格局。
AI真正撼動了計算機科學教育。
——Thomas Cortina,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兼本科項目副教務長
他支持將基礎計算和AI原理與使用新工具的實踐經驗相結合的課程設置。
Cortina博士指出,許多學生最初將AI視為完成編程作業的「靈丹妙藥」,但卻常常對代碼的含義有一半都不理解。
學習交作業似乎變得更容易,但是求職也變得更具挑戰性。
一名大四學生Connor Drake表示,在提交了30份申請后才能獲得面試機會,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
計算機科學(CS)學位曾經是通往理想工作的金鑰匙。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
新智元此前曾報道,
從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每一次技術創新浪潮都歷史性地提升了對軟件和程序員的需求。
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亞Alex Aiken預測:
軟件工程崗位的增長可能會下降,但參與編程的總人數將會增加。
哈佛的研究顯示,歷史和社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長期收入可能超過工程和計算機同行,因為他們掌握了溝通、協作、批判性思維等「軟技能」。
但是當CS的教育者們正在嘗試課程改革將CS轉變為「文科」專業時,傳統的文科專業似乎已經被AI「攻陷」。
大學講師:沒教過的,學生竟會「熟練應用」
Risa Morimoto擔任講師已有18年。
在此期間,她一直發現學生作弊。
學生作弊,自古有之。
即使在科舉年代,作弊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我當了18年講師,和學生作弊斗智斗勇了18年。
但近年來,隨著AI工具的普及,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學生正利用AI直接生成論文內容,他們依靠的是AI從網上抓取的信息,而非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
AI本應是提升我工作效率的助手,如今卻讓我的工作量不堪重負。
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甄別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究竟是否出自他們本人之手。
我決心采取大刀闊斧的改革,徹底改變考核學生的方式,以鼓勵他們發揮創造力,減少對AI的依賴。
世界在變,大學教育不能固步自封。
AI讓作弊變得無跡可尋
Risa Morimoto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教學方向是生態經濟學。
起初,Risa Morimoto的考核方式以考試為主,但Risa Morimoto發現考試分數也未必能真實反映他們的學習水平。
最終,Risa Morimoto將考核的重心轉向了論文。
學生們可以自選主題,將所學理論融會貫通,撰寫成文。
這種方式一度行之有效——直到AI時代來臨。
在過去,作弊行為更容易識破。
Risa Morimoto偶爾會抓到一兩個學生,他們從網上大段大段地復制粘貼,構成學術抄襲。
即便是在兩三年前,由于文風生硬刻板等跡象,不當使用AI的行為也還比較容易發現。
而現在,隨著AI技術日趨成熟,甄別難度越來越大,Risa Morimoto相信作弊的規模也已今非昔比。
Risa Morimoto批閱100篇論文,總會發現其中一些驚人地相似,引用著Risa Morimoto從未教過的相同案例。
對于那些因課業繁重而倍感壓力的學生而言,AI工具唾手可得。
Risa Morimoto們學院也針對學生使用AI制定了指導方針,核心原則與Risa Morimoto類似,即禁止使用AI生成論文。
過去一年,Risa Morimoto加入了學校的學術不端行為委員會,負責處理全校范圍內因不當使用AI而被上報的案例。
Risa Morimoto見過有學生拿著學校的指導方針辯解,堅稱自己只是利用AI「輔助學習」,而非直接用其寫作。
要對此做出裁決非常困難,因為你永遠無法百分之百地確定一篇文章究竟是不是由AI生成。
同樣,要清晰地劃出「利用AI輔助學習」和「利用AI作弊」之間的界限,也非易事。
學生「一鍵交作業」,老師們打響「反作弊」保衛戰
AI已悄然進入課堂,與之相伴的,是教師們對學生思維惰性的深切憂慮。
來自布魯克斯韋斯特肖爾高中的物理、經濟學及商科教師Gary Ward發現:
「我看到一些學生總是在用AI——我想,如果沒有AI,他們可能只會呆呆地坐在那兒,兩眼發直,腦子一片空白」。
教育工作者們發現,自己必須迅速應對,調整課程,以接納或對抗這一既是強大教學輔助,又堪稱「作業作弊神器」的新技術。
已有約30年教齡的Ward表示,他注意到學生使用AI的頻率是逐步攀升的——直到今年,使用量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毫不夸張地說,今年所有學生都在用AI,」他說。
為了防止學生利用AI投機取巧地完成所有作業,Ward開始采取「防御性」策略,寄希望于魔法打敗魔法。
他讓ChatGPT幫助他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難以直接將問題丟給大語言模型來獲取答案。
在英格蘭的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商學院講師Richard Griffin大學的IT部門開發了一套內部系統,教師可以將作業輸入其中。
系統便會評估該作業被AI破解的難度,并提供修改建議,以增加作弊的門檻。
回歸傳統:手寫作業的復興
在Ward看來,迄今為止,抵御AI最有效的防線,就是讓時光倒流幾十年。
「我嘗試著回歸一些傳統的手寫作業,而不是讓學生在電腦上完成,」Ward說。
「這樣一來,我就能看清他們的筆跡,知道這確實是他們自己寫的。」
「當然,批改手寫作業耗時耗力,成本很高,但我認為這必須堅持下去,」他補充道。
課堂的目標通常是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比如研究、深度思考和理解等核心技能。
當學生用尋求AI答案來取代傳統的學習過程時,許多人便無法再達到這些能力標準。
面對生成式AI的挑戰,一些高校教師通過設計更具體驗性和個性化的作業形式,減少學生依賴AI完成任務的可能性。
同時,計算機科學課程也在重構中逐步融入AI素養和批判性思維。
從大學講師的無奈控訴,到CS課程的調整,再到教育者們奮力調整作業形式、評估機制,可以看到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入侵」教育系統的每一個角落。
但真正的問題不是「學生是否用了AI」,而是「希望學生在教育中學到什么」。
當AI可以輕松生成標準答案,人類學習的價值或許恰恰在于「非標準」——
批判性思維、創造力、表達力、判斷力,以及與他人協作和共情的能力。
正如CS課程的變革所透露的信號:未來,最重要的語言不再是C或Python,而是「Human」。
AI時代,教育不是比拼誰更快掌握工具,而是喚醒人類的獨特能力。
在人與AI共處的未來,什么才是我們無法被取代的價值?這,或許才是今天真正需要回答的問題。
參考資料: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lecturer-ai-cheating-students-chatgpt-2025-7
https://www.techspot.com/news/108574-universities-rethinking-computer-science-curriculum-response-ai-tools.html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teachers-change-curriculum-assignments-student-ai-cheating-2025-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