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211 工程大學和 985 工程大學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211 工程大學代表著面向 21 世紀重點建設的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學府,而 985 工程大學則是在此基礎上,致力于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重點建設高校。以下為您按省份梳理全國的 211 及 985 高校。
北京市
985 高校(8 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211 高校(26 所):除上述 8 所 985 高校外,還有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作為首都,匯聚了豐富的教育資源,眾多頂尖高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山東省
985 高校(2 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211 高校(3 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的高校在文史哲、海洋科學、石油化工等領域有著深厚底蘊,為山東的文化傳承和經濟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江蘇省
985 高校(2 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211 高校(11 所):除上述 2 所 985 高校外,還有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的高校整體實力強勁,在多個學科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有力地推動了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高質量發展。
注: 南京醫科大學在2022年2月14日入選為雙一流高校。
廣東省
985 高校(2 所):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211 高校(4 所):除上述 2 所 985 高校外,還有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的高校在工科、醫學、人文社科等領域發展迅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注: 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在2022年2月14日均入選為雙一流高校。
安徽省
985 高校(1 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11 高校(3 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前沿科學研究方面成績卓著,安徽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也在各自優勢學科領域不斷進步,為安徽的創新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福建省
985 高校(1 所):廈門大學。
211 高校(2 所):廈門大學、福州大學 。廈門大學在經濟、海洋等學科領域優勢突出,福州大學在工科等方面也有一定實力,共同助力福建的發展。
甘肅省
985 高校(1 所):蘭州大學。
211 高校(1 所):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在基礎學科研究等方面成果顯著,為甘肅及西北地區的教育和科研事業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
211 高校(1 所):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在農業、工程等領域為廣西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培養專業人才。
貴州省
211 高校(1 所):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在農業、礦業等領域為貴州的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和人才支持。
海南省
211 高校(1 所):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在熱帶農業、海洋科學等領域開展研究,為海南的自由貿易港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助力。
河北省
211 高校(1 所):河北工業大學 。該校雖然地處天津,但隸屬于河北省,在工科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為河北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輸送專業人才。
河南省
211 高校(1 所):鄭州大學 。鄭州大學在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不斷突破,對河南的高等教育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黑龍江省
985 高校(1 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211 高校(4 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的高校在航天、船舶、農林等領域優勢明顯,為國家的國防建設、農林發展貢獻力量。
湖北省
985 高校(2 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
211 高校(7 所):除上述 2 所 985 高校外,還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的高校教育資源豐富,在多個學科領域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推動了中部地區的發展。
湖南省
985 高校(3 所):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
211 高校(4 所):除上述 3 所 985 高校外,還有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的高校在工程技術、師范教育等領域成績突出,為湖南的科技進步和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注: 湘潭大學在2022年2月14日入選為雙一流高校。
吉林省
985 高校(1 所):吉林大學。
211 高校(3 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 。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東北師范大學在師范教育領域成果顯著,延邊大學則在民族教育和區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江西省
211 高校(1 所):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在醫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積極探索,為江西的教育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遼寧省
985 高校(2 所):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211 高校(4 所):除上述 2 所 985 高校外,還有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大學 。遼寧的高校在理工科、航運、經濟等領域各有專長,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注入活力。
內蒙古自治區
211 高校(1 所):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大學在民族學、生態學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對推動內蒙古地區的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寧夏回族自治區
211 高校(1 所):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在農業、能源化工等領域為寧夏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人才。
青海省
211 高校(1 所):青海大學 。青海大學在高原醫學、生態環境等領域開展研究,為青海的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提供支持。
山西省
211 高校(1 所):太原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在煤炭、化工等傳統優勢學科領域不斷深耕,為山西的能源產業轉型和經濟建設提供支持。
注: 山西大學在2022年2月14日入選為雙一流高校。
陜西省
985 高校(3 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11 高校(8 所):除上述 3 所 985 高校外,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的高校在能源、航空航天、農業、師范教育等領域實力強勁,為西部地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上海市
985 高校(4 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211 高校(10 所):除 4 所 985 高校外,還有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 。上海的高校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以及國際交流等方面表現突出,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注: 上海科技大學在2022年2月14日入選為雙一流高校。
四川省
985 高校(2 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211 高校(5 所):除上述 2 所 985 高校外,還有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的高校在綜合學科、電子信息、交通、財經、農業等多個領域各具優勢,推動了四川及西南地區的發展。
天津市
985 高校(2 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211 高校(4 所):除上述 2 所 985 高校外,還有河北工業大學(隸屬河北省,但位于天津)、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的高校在多個學科領域有著深厚的積淀,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
西藏自治區
211 高校(1 所):西藏大學 。西藏大學在藏學、高原醫學等領域開展特色研究,為西藏的教育、文化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11 高校(2 所):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 。新疆大學和石河子大學在推動新疆地區的教育發展、人才培養以及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貢獻力量。
云南省
211 高校(1 所):云南大學 。云南大學在民族學、生態學等學科具有優勢,對云南的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和區域發展意義重大。
浙江省
985 高校(1 所):浙江大學。
211 高校(1 所):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學科綜合實力突出,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成果斐然,對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
重慶市
985 高校(1 所):重慶大學。
211 高校(2 所):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重慶的高校在推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這些 211 和 985 高校分布在全國各地,在不同學科領域各展所長,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推動了科學研究和社會進步,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