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7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幫助學生獲得不可替代的競爭力”——AI時代,一所學校的未來教育探索》的報道。
掌聲響起,50多名身著紅黑學位袍的畢業生緩緩步入會場。看著大屏幕上投射出的一張張明眸閃亮、陽光自信的稚嫩面龐,單嘉睿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經的模樣。
離開北京樂成學校已經8年,單嘉睿心里清楚,這里是自己“夢開始的地方”,“學校對我的影響,從來都不是哪個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讓我們始終保持思考和關懷的習慣,以及相信行動能改變世界的信念。”
2005年8月,以一種“理想主義的實干家”精神,北京樂成學校創始人、樂成集團董事長倪浩華從一片空曠的平地出發,深耕“一老一小”民生項目。“20年來,學校在創造性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學理念完美結合,將‘文行忠信’的教育哲學浸潤到日常教學中,著力培養根植中國、通融世界的多元化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倪浩華說。
“教育不應是流水線上的批量生產,而是尊重個性、激發內驅力、培養感恩之心的生命成長過程。”長期關注樂成學校的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基金會教授趙勇說,“在這里,每個學生都被視為獨特的個體,教育的目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建立,這就是AI時代下的未來教育。”
“編程社團”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編程。受訪者供圖
從一臺電腦找到未來方向
在單嘉睿眼里,母校帶給他最多的是那種堅定的“心之所向”。
“六年級時,我們收到了個人電腦。那一年我總是盯著電腦屏幕,心里充滿疑問:它是怎么運作的?誰設計了它?這些功能是怎么實現的?”單嘉睿說自己對編程的熱愛始于學校的課程,從此就像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一次數學課上,當老師要求大家嘗試“模擬骰子概率”問題時,單嘉睿想到了通過寫代碼程序來完成。“當時網上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模擬器,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隨機化的標準代碼,并不困難。”這次特別的體驗讓他嘗到了編程的樂趣。
隨即,單嘉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創辦編程社團。沒想到,學校不僅非常支持,還匹配了不少資源。被點亮的單嘉睿,成立了學校歷史上首個學生編程社團,在這里,他給社團成員講編程知識,從最初的緊張到逐步熟練,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如何建立自信心,“當我能夠帶領一個班級并傳授知識時,我不再懷疑自己,而是更加堅定了目標。這份自信驅動著我不斷向更遠大的目標邁進。”
在樂成,學校就像一個大社區,共建共享的理念根植每個人的內心。17歲那年,當單嘉睿發現學生社團工作遇到諸多問題,于是組織團隊在一年時間內設計并開發了一個一站式校內社團管理與服務平臺,幫助學生和老師提升了課后活動效率及便利性。
從樂成畢業后,單嘉睿進入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并順利獲得了本碩學位。隨后,他又前往斯坦福大學深造學習設計與技術專業,取得了第二個碩士學位。
在斯坦福期間,單嘉睿開始策劃自己的創業項目,并在2023年畢業后回到樂成,為小學部設計了“零基礎AI+Python編程”課外課,通過編程游戲的形式吸引孩子們學習代碼,同時介紹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中的實際應用。
“代碼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可以幫助他人的工具。”作為一名專業的算法工程師,單嘉睿將當時開辦編程社團的初衷延續到這門課外課中。“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學習編程所激發的思維能力永不過時。”單嘉睿希望這門課程可以讓孩子們洞察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
激情是遠比技能更難培養的特質,“即使不從事IT行業,編程也將成為我追逐一生的愛好。”單嘉睿回憶道:“大家都很明確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充滿熱情。這不是巧合,樂成始終給予我們不斷思考、嘗試、探索的空間和相應的支持,讓每位成員都明確自己的方向。”
激勵學生去創造未來,在樂成的“未來教育”中,人們總能看見在APEX科技中心,社區成員們一起搭建機器人進行著創新嘗試;在VEX競賽中,激烈的角逐不斷涌現;在各年級的項目展上,學生們運用課堂上學到的可轉移技能,探索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課題……而單嘉睿創辦兩年的EA課程,也成為“未來教育”中的一部分。
趙勇認為,在樂成,教育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積累應對挑戰的知識,更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熱情、自驅力、創造力和廣闊的視野,培養契合未來趨勢,適應變化,引領社會發展的人才。
“個性化教育促進主動探索”
“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身懷天賦,但如果用會不會爬樹的能力來評判一只魚,它會終其一生以為自己愚蠢。’”
說這話時,灼華一臉認真,很難相信,剛剛在樂成學校建校20年“未來教育論壇”上全英文發言的她不到16歲,連一旁的外籍專家都稱贊,她的邏輯思維已經超出同齡人。
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自稱“是樂成孩子”,現在已經十年級的學生灼華,喜歡閱讀、喜歡獨立思考。對于畢業典禮上學長們的自信陽光,灼華稱,“每個人都很優秀,這就是最好的自己”。
“在這里,不管你是魚,還是猴子,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強項和興趣去發展,也沒有人因為短板批評你,在這種包容的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因為樂成的老師會幫我們找到閃光點,并不斷發展。”灼華解釋。
聽了灼華對于樂成“個性化”發展教育理念的理解,邰驗龍說:“在樂成,教師扮演著催化劑的角色,將學生的學習模式從被動地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有著豐富海外留學經歷的邰驗龍,目前重返樂成任教,他非常欣慰,“這與我個人價值觀高度契合。這里沒有陳規陋習,沒人會說‘歷來如此’。我們探索將任何創意融入課程。”
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大二學生汪若妍主修交互設計,她對邰驗龍的未來教育理念非常認同。她說,正是在樂成培養的思辨以及獨立思考能力,讓她很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在她看來,AI時代,通過跨學科協作,將設計思維、技術應用與行為洞察相融合,才能創造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品,真正改善人們生活。
趙勇認為,AI時代需要個性化教育幫助學生獲得不可替代的競爭力。傳統教學側重于傳授已知問題的已知答案,然而,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學生必須發展出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識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未來,人類相互依存的需求尤為迫切,今天的學生將塑造未來,樂成學校的未來教育理念將會在實施個性化學習方面脫穎而出。正如一位家長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點亮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