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奇
正值汛期,不過近日有多名杭州市民注意到,錢塘江出現了大面積見底的情況。對此,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等部門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由于今年梅汛期上游來水相較往年偏少,錢塘江河口淤泥沒有得到充分沖刷,導致淤積,造成了灘地暫時裸露,系正常的水文變化現象,與出梅后的多日高溫關系不大。
圖源:社交網站
近日,多名杭州下沙等地區的市民發布的圖片顯示,錢塘江出現大面積“見底”的情況,部分區域江底與岸邊灘涂連片露出。有市民調侃像是在海灘。有下沙地區居民告訴記者,這一情況出現已有數日。公開報道顯示,近幾年里,錢塘江杭州段也曾幾次出現過類似見底的情況。
圖源:受訪者
7月7日,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他們已關注到,目前錢塘江確實存在灘地暫時裸露的情況,主要在彎道區如下沙、尖山等,這是正常的水文變化現象。工作人員解釋稱,錢塘江河口的特性是潮水比洪水要大,潮水帶來的泥沙若不及時沖刷會形成淤積。今年梅汛期上游的流量相比往年平均偏低,六月底出梅后上游徑流更少,且當前正值小潮汛期間,河口地區的水量隨之一直在減少,而梅汛期沒有較大洪水對河床泥沙進行沖刷,結果是淤積的泥沙看上去明顯裸露出來。
工作人員稱,這一情況與近期高溫關系不大,主要是上游來水減少導致。預計到8至10月份的大潮期,水位將抬升,江水對淤積泥沙的沖刷增強,灘地裸露的現象將得到緩解。
圖源:社交網站
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相關科室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的情況與近期高溫關系不大。相比去年梅雨季,今年錢塘江上游來水偏少。河床不斷淤積,上游來水少對河床泥沙沖刷作用不明顯,河床隨之抬高。不過,雖然錢塘江出現見底裸露情況,但受潮汐影響有漲潮風險,建議市民不要擅自下江堤游玩,也不要去江邊抓黃蜆。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