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的來臨,醫院皮膚科和整形美容門診的學生就診量逐漸攀升。
近幾年,每年高考后都會出現一陣“醫美”熱潮,“雙眼皮手術爆單”“打瘦臉針要搶號”……不少高中畢業生趁暑假做醫美,準備“改頭換面”迎接大學生活。
未成年人適合做醫美手術嗎?
這類手術背后
潛藏著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風險?
一起聽聽醫生怎么說
醫生指出,按照以往規律,在錄取工作完成后,學生群體對醫美的需求會集中釋放,進而迎來醫美熱潮的小高峰。
據接診醫生介紹,在暑期就診的學生群體中,主要訴求集中在祛痣以及多汗癥的治療等方面。同時,部分大學生和藝考生對面部輪廓的優化調整表現出較高關注度。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醫師-施歌:
剛上大學的大一、大二學生比較多,他們會問我的輪廓需不需要調整,能不能更流暢一點。滿18歲之后,他們就可以自主決定:我要怎么做,做哪些項目的權利。藝考的孩子可能16到17歲就比較關注自己的輪廓,那么就需要他們跟家長一起來。
微整形沒有風險?
可能有諸多并發癥
社交平臺上,關于“高中畢業生如何微整形”的話題引發關注,并且得到不少家長的支持。對此,專業醫生指出,部分風險相對較小的醫美項目,未成年人可在合適時機借助醫美手段進行治療,但需明確的是,并非所有醫美項目都適宜未成年人開展。
“微整形”雖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等優點,但并非沒有風險,須在醫療機構內接受相關治療。
激光、射頻、等離子體等光電治療手段,短期并發癥有皮膚紅斑和結痂、燒灼感、局部皮膚干燥、局部腫脹等。雖多數可逐步緩解,但有時可能出現長期的色素沉著、瘢痕、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等。
注射填充的并發癥包括注射部位不平整、皮下結節、肉芽腫形成等。比較罕見的嚴重并發癥包括血管栓塞導致的皮膚壞死、失明甚至腦梗。
線技術的并發癥包括術后線頭外露,血腫、神經或腮腺導管損傷,皮膚拉痕、凹凸不平或左右不對稱等。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醫師-施歌:
如果通過非常安全、科學的治療,又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我覺得有些治療是需要家長幫助的,比如激光脫毛、多汗癥、痤瘡的治療,這些可以早做。如果是調整臉型、眉部、眼唇這些整形類的治療,建議還是在18歲以后,有孩子自己的主觀意愿時再做。
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連續曝光了“醫美速成班”背后的行業亂象,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醫生提醒,醫療美容的本質是醫療行為,務必選擇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治療。面對網絡上鋪天蓋地、各式各樣的醫美科普視頻,專業醫生提醒廣大市民,需對科普者的專業資質進行細致的甄別。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醫師-施歌:
所有的醫美,首先是“醫”即“醫療”,然后才是美麗,還是要慎重考慮的。不能貪便宜,我們一般建議大家在看科普的時候先看醫生的姓名,如果沒有姓名我是不看的,再看一下醫生的資質,上網核對一下。如果我認為他給我的知識是我接受的,再到他的醫院花幾十塊錢掛號費面診一下。
醫療美容的本質是醫療行為,務必選擇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治療。
切勿因貪圖便宜或心存僥幸,在生活美容機構、采耳店、美甲店等非醫療機構內接受手術、激光美容等醫療美容服務,或在家自行注射除皺針等產品,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嚴重會威脅生命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未經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同意,機構不得擅自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
家長需加強溝通
幫助孩子建立健康審美觀
遠離“容貌焦慮”!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部分來源 | 央視新聞、央視網
編輯 | 龍家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