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響水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與超聲科聯合自主完成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PTGD),為一名病情復雜的胰頭癌伴肝轉移患者帶來了新的生命曙光,該技術的開展標志著我院微創介入技術邁上一個新臺階。
病例回顧
患者 朱某,男, 67 歲,6月26日因皮膚鞏膜嚴重黃染至我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劉國強接診后查體患者右上腹壓痛明顯 ,墨菲氏征陽性,立即收住消化內科病房。經過詳細檢查,超聲提示膽囊體積明顯增大,膽囊壁水腫增厚,腹部增強CT檢查提示胰頭腫瘤伴轉移性肝癌,總膽紅素252 umol/L。劉國強建議行外穿刺引流黃膽。患者子女還是不放心,遂于6月30日領患者至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誰知相關專家評估給出的治療方案與劉國強不謀而合。當即決定還是回家鄉醫院找劉國強醫生診治。
穿刺手術成功▲
7月1日,消化內科邀請B超室主任程志新、普外科副主任于洋、影像科副主任化綠化聯合會診。考慮到患者胰頭癌及肝轉移,導致嚴重的梗阻性 黃疸和膽囊積液腫大,病情危重,傳統引流效果有限,他們果斷決定挑戰技術新高度,采用更具針對性的 PTGD 技術進行干預。
術后引流順暢▲
PTGD技術難度高,操作需極為精準,尤其對于合并肝轉移的患者,風險更大。劉國強、程志新等憑借深厚的解剖知識、精湛的超聲引導技術和默契的團隊配合,成功完成了這一高難度操作。術后,患者膽囊引流管引流通暢,困擾已久的黃疸癥狀得到迅速緩解。令人欣喜的是術后第5天復查肝功能顯示,患者總膽紅素水平顯著下降至137 umol/L,黃疸明顯改善。
此例手術的成功,不僅填補了我院該項技術的空白,更生動地詮釋了我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和不斷追求卓越的醫者精神。消化內科李洪光主任帶領的、劉國強診療組團隊成員,正是以這種勇攀技術高峰的執著信念和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病痛,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
醫學科普
PTGD的適應癥
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PTGD),是在超聲圖像的實時引導下,穿刺針經皮經肝穿刺膽囊,再將外引流管置入,進而達到膽道內膽汁外引流的治療效果。
該項技術患者耐受性好、臨床療效確切,適用于:1.急性膽囊炎病情危重:化膿、壞疽性膽囊炎,保守治療無效;2.手術風險極高:高齡、心肺功能差、凝血障礙等無法耐受急診手術;3.妊娠期膽囊炎:避免手術和麻醉對胎兒的影響; 4.膽囊穿孔風險高:暫時穩定病情,降低急診手術并發癥。5.部分膽總管低位腫瘤性梗阻性黃疸引起的膽囊增大且無法手術的患者。
個人簡介
劉國強,本科學歷,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質管辦副主任,從醫10年余,曾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深造。
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診治;消化道腫瘤的篩查、胃腸鏡檢查及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急性胰腺炎的中西醫治療;膽道結石伴感染的內科保守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的內科治療,肝膿腫、梗阻性黃疸的經皮肝穿刺治療。
點下推薦,小編漲工資7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