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領導,永遠不會考慮你的個人前途,因為這壓根兒不在他的計劃之內。這不,春節假期都快結束了,我也像“潛龍入海”似的,開始頻繁和朋友們出來吃飯、喝酒、聊天。說實話,我就喜歡干這事,跟人嘮嘮嗑,既能收集不少素材,又能豐富自己的閱歷。
席間,一位體制內的朋友說了開頭我提到的那句話,這背后還有段故事。他今年 30 多歲,大學剛畢業那會,在體制內單位上班,不過當時還是編外人員,沒拿到正式編制。后來,他考上了一所公立學校的教師崗位,考上之后得通知原單位領導,對吧?
他就去跟領導講了這事,結果領導挽留他,是這么說的:“當老師不就是個教書匠嘛,沒啥上升空間,又辛苦又累,收入也不見得高。你在我這兒踏踏實實干,假以時日,提拔的機會肯定有。”
可現實呢?十年過去了,壓根兒沒什么提拔機會。他當年剛入職場還是個小白,啥都不懂。現在才明白,當初放棄的那個高中老師崗位,比他現在待的地方強太多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所以,他才發出那句靈魂拷問:領導不會為你的個人前途考慮,你在他眼里就是個工具人。領導更傾向于把你當成干活的牛馬、好使喚的工具,你走了,活誰干呢?他有他的小算盤,這就是人性。
跟他聊完,我也陷入了思考。體制內的工作和民營企業的職場,確實存在很大差別。為啥呢?
在民營企業里,基本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問題,因為民營老板和公司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老板的利益就是公司的利益。可在體制內,領導的利益不一定等同于組織的利益,領導往往有自己的私心。
在民營企業,是種深度的價值交換關系,員工掙著錢了,老板才能盈利,員工沒發展前途,老板的事業也難有起色,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體制內有這種深度綁定關系嗎?并沒有,某種程度上只能說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也就是我朋友口中的“工具人”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