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楊浦區民治路15弄4號樓的多位業主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臺反映,他們樓內房屋長期出現屋頂向下滲水的現象,導致墻體發霉、墻皮大面積剝落,刺鼻霉味彌漫。
據業主們說,頂層6樓的一戶居民家里涉嫌群租,可能是租戶私自改變了屋內水管通路。但無論是6樓的租戶還是房東,一直都對此事置之不理,拒絕溝通。此前物業和居委會也曾介入,始終沒有結果。一直這樣冷處理,居民們該怎么正常生活呢?
記者來到該小區4號樓涉嫌群租的601室,正下方就是501室,只見該房屋的陽臺地板上已長出了不少綠霉、苔蘚,陽臺洗手池上方的木質吊柜也出現了開口、劈裂及發霉的現象。
陽臺洗手池上方的木質吊柜出現了開口、劈裂及發霉的現象
不僅如此,4樓業主也被殃及到了。
曹女士稱自己家也被波及
4號樓401業主 曹女士:
他們漏到5樓,再漏到我家里來,6樓群租房的空調排水管就放在陽臺上排水,晚上洗衣機的水漏在陽臺上一塌糊涂,他們租客都不管。
曹女士的父親查看漏水時不慎摔下來成植物人
前段時間漏水,我爸爬上去看,從這上去看的時候摔下來,現在已經植物人了,我爸爸現在已經在醫院重癥監護室里待了9個多月了,這個滲漏事情已經持續幾年了不是一兩年的事情。
同時,受到牽連的不只是4號樓,與之相鄰的3號樓內樓業主家的居住環境也很糟糕。
3號樓5樓業主 劉先生:
我家水也漏了很多很多,墻體整體全濕掉了,從天花板一直濕到地板,導致我家里沒辦法居住,長時間只能開紫外線燈消毒,霉味很重。
圖為劉先生接受采訪
記者多次嘗試敲門,但601室始終無人應門。
從門上小區物業張貼的"限期整改違規群組行為通知書"可以了解到該房屋存在諸多問題,疑似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將客廳原非居住空間分割搭建用于出租,且實際居住人數已明顯超過套內設計承載標準。
圖為小區物業張貼的"限期整改違規群組行為通知書"
對于這處房屋的群租認定情況,屬地城建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是他們指導物業開具的限期整改通知書。
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 城建中心工作人員 張楚:
根據《上海市租住房屋管理辦法》第十條,租住的房屋每個房間不能居住超過兩人,且人均面積不得低于5平方米,租住不超過2人是在有法定撫養贍養義務除外。
圖為601室屋內的情況
6月30號,城建中心以及街道其他平安辦還有城管部門一起上門去查看了這個房間,發現已經違反了房屋管理辦法相關的規定,所以說我們部門是認定它是存在群租現象。
不過這張限期整改通知書寫明的期限是到7月30日,因此,業主們擔心,距離整改期限還有近一個月,時間過長。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601室群租和漏水的情況,絲毫沒有改善。
圖為涉事樓棟
為此,屬地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表示整改時間確實太長了。
圖為彭智璟接受采訪
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 綜合行政執法隊 彭智璟:
根據物業給他督促整改的時間,我們聽說是30天,對于我們“四所聯動”來說這個時間肯定是很長的,太長了。我們本身是約定好,星期四(7月10日)上門再查看,是否有進行整改。
如果沒有整改,我們現場會進行馬上立案現場調查。
如果拒不整改,那就要進行處罰。
如果出現不配合,也持續不整改的情況,我們會根據法定程序持續聯系他,他必須要來配合工作。
至于樓下住戶家中的滲漏問題,是否與樓上群租有直接關系?
另外,樓下被殃及的業主家中后續物損賠付事宜怎么解決?
屬地長白新村街道 平安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通過屬地三所聯動機制落實責任主體,給樓內業主一個妥善的交代。
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 平安辦主任 姚鵬程:
從民法(典)上說起來,租房的房客造成這個行為,如果他不解決 ,他的房東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物業要查明漏水原因,給居民一個交代。平安辦會繼續和居委、城管從嚴執法,加快時間執法。
(來源:新聞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