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車超
7月1日,谷先生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水磨溝區(qū)分局南湖北路派出所民警的耐心勸說下,不僅深刻認識到自身在情感糾紛中的錯誤,還當場向女友誠懇道歉,一對瀕臨分手的情侶重歸于好。
“多虧了派出所的‘三理’工作法!”谷先生的感激之言,道出了這套調(diào)解機制在化解群眾矛盾中的實效。
“‘三理’工作法是老民警肖林軍在多年基層工作中摸索出的‘調(diào)解秘訣’?!蹦虾甭放沙鏊彼L左富山介紹,這套方法以釋“法理”、講“道理”、說“情理”為核心,形成“法理打底——道理析理——情理升溫”的遞進邏輯,既以法律為剛性支撐,又用道理厘清是非,更借情感拉近距離。
“三理”工作法自今年1月正式提出以來,目前已在派出所各警務室全面推廣,成為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金鑰匙”。
釋“法理”以法為綱筑牢底線
“法理是調(diào)解的根基,不懂法、不用法,矛盾化解就容易偏離方向?!弊蟾簧秸f。
今年3月4日,轄區(qū)居民李女士帶著哭腔求助:她和愛人去年在某工地務工,6000余元工資被負責人陳先生拖欠數(shù)月,電話不接、消息不回,一家人陷入困境。
民警一邊用法律知識安撫李女士,承諾“一定幫您討回公道”;一邊迅速找到陳先生,逐條解讀拖欠工資涉及的法律責任,從法律中規(guī)定的賠償條款到“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清晰的法律后果讓陳先生幡然醒悟。月底,李女士順利拿到工資,雙方在民警見證下握手言和。
“釋‘法理’的關(guān)鍵,是讓當事人預判行為后果?!弊蟾簧浇榻B,這要求民警必須深耕法律法規(guī),將法律武器轉(zhuǎn)化為化解矛盾的“常規(guī)裝備”,從源頭幫群眾規(guī)避違法風險。
講“道理”以理為橋凝聚共識
“樓道里的臭味終于散了!”近日,居民方大哥向社區(qū)警務室送來感謝信。此前,鄰居長期將垃圾堆放在家中,刺鼻氣味蔓延整棟單元樓,多次溝通無果后,方大哥只能求助民警。
接到求助,民警沒有批評,而是邀請涉事住戶、街坊鄰居、社區(qū)工作人員及住戶親友共同參與調(diào)解。
“大家同住一棟樓,既是獨立家庭,更是生活共同體。”調(diào)解中,民警先客觀還原“垃圾堆積影響鄰里”的事實,再層層分析“長期不清理”可能導致的鄰里隔閡、衛(wèi)生隱患,最后引導住戶換位思考,若自家門口被異味困擾會如何。一番入情入理的剖析后,涉事住戶當場承諾清理垃圾,并保證不再堆積。
“講‘道理’,靠的是‘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yōu)勢?!毙ち周娍偨Y(jié),調(diào)解要避免“非黑即白”的評判,而是通過“擺事實、析因果、找共識”,讓當事人自主權(quán)衡利弊。唯有及時介入、把理說透,才能防止小矛盾演變成大沖突。
說“情理”以情為紐化解心結(jié)
“我想離婚,可他總威脅我……”不久前,古女士向民警哭訴,她因長期遭受丈夫阿先生家暴,卻因恐懼不敢離婚。民警上門時,阿先生情緒激動,甚至出現(xiàn)暴力傾向,調(diào)解一度陷入僵局。
“夫妻倆走到一起不容易,想想孩子從小到大的笑臉,難道真要走到反目成仇的地步?”民警先穩(wěn)住阿先生情緒,再從夫妻過往感情、孩子成長需要等共同記憶切入,引導他體會妻子的恐懼與委屈。當談及“家暴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時,阿先生的態(tài)度逐漸軟化,最終承諾戒酒、不再施暴,古女士也含淚表示愿意再給彼此一次機會。
“說‘情理’,是用人文關(guān)懷消解對立?!弊蟾簧秸J為,這需要民警跳出“就事論事”的機械思維,通過“共情——傾聽——回應”三步法,喚醒當事人的情感認同。“就像給冰冷的法律條文注入溫度,讓解決方案不僅合法合理,更合人心。”
今年以來,南湖北路派出所依靠“三理”工作法,已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糾紛545起,實現(xiàn)糾紛調(diào)解率、成功率、協(xié)議履行率、群眾滿意率“四個百分百”,無一起因調(diào)解不當引發(fā)訴訟、投訴或上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