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覺得,孩子小,多幫點沒關系。
可越幫越多,孩子反而越退縮,什么事都不敢自己試。等真到了該獨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他一點準備都沒有。
孩子過于依賴,很多時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步步“養(yǎng)出來”的。
3大跡象,說明你正培養(yǎng)一個“依賴性強”的孩子,將來難成大事。
一:什么事都離不開父母,獨立性差
早上起床,衣服擺在床頭,孩子卻躺在床上喊:“媽媽,幫我穿!”
早餐端上桌,孩子不動筷,等著大人喂;
背書包、收拾玩具,總是丟一句:“媽媽幫我!”
作業(yè)時間一到,家長陪坐在旁邊,孩子一會兒要問:“這個怎么寫?”一會兒要抱怨:“我不會!”
甚至有的孩子,連喝水都要喊媽媽來倒。
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還小,幫一下無所謂,干脆自己來,快一點省事。
可是,時間一長,孩子做什么事都指望大人,連最簡單的事情,都要依賴大人。
等到孩子去幼兒園、小學,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收拾書包,自己的孩子卻總是手忙腳亂,啥都等著人幫忙。
到這時候我們才發(fā)現(xiàn),孩子不是學不會,而是習慣了“被服務”。
久而久之,孩子遇到一點小問題,第一念頭不是想著自己先想辦法,而是——找媽媽。
其實,孩子小時候多動手、多嘗試,長大了反而更自信、膽大,不怕失敗。
相反,什么都離不開父母,時間一長,他的越來越依賴,獨立性差了。
二:在陌生環(huán)境中沒有安全感,極度黏人
去別人家做客,剛進門,孩子就緊緊拉著你的手,頭埋在你懷里,誰跟他說話都不理。
到了公園,其他小朋友都在跑跳,自己的孩子卻只肯坐在你腿上,一步不離開。
有時候只是去超市,你稍微走遠點,孩子就大喊大叫,甚至哭起來。
我們經(jīng)常會納悶,為什么會這樣?
孩子在熟悉的家里活蹦亂跳,話多得不得了,可一到外面,立刻變得安靜甚至膽小。
上幼兒園更明顯,別的孩子開開心心進教室,自己的孩子卻死死拉著媽媽的衣角,哭得撕心裂肺。
我們可能會覺得,孩子小嘛,害羞點正常,慢慢就好了。
但其實,這背后可能是孩子的“安全感”沒建立起來,只覺得和媽媽在一起最安心,只信任媽媽,外面的人和事都讓他覺得害怕。
這種孩子,黏人的程度,有時候超乎想象。
你去哪,他跟哪,連上廁所都要跟著。等到大人想單獨做點事,孩子立馬開始“鬧情緒”:“你不要走!你快點回來!”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本來是一種本能,但如果太過,就會影響他的成長和融入社會的能力。
其實,孩子內(nèi)心渴望安全和勇敢,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自己去嘗試、去探索。
父母如果太包辦、太保護,孩子就沒機會長出“勇氣的翅膀”。
三:缺乏自信,不敢做決定
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一種孩子:無論做什么,都要等大人說了算。
出門穿什么衣服,孩子站在那兒,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敢挑:“媽媽,你幫我選吧?!?/p>
去飯店吃飯,問孩子想吃什么,他搖搖頭:“我不知道。”
甚至選玩具、做游戲,都是別的小朋友說了算,自己永遠不敢表達意見。
這類孩子,表面上看很“乖”,不鬧、不吵,可實際上,他們內(nèi)心很沒底氣。
遇到選擇、遇到挑戰(zhàn),第一反應就是問:
“我能不能?”
“我會不會做錯?”
“你覺得哪個好?”
因為他總覺得,只有大人做的決定才是對的,自己說錯了會被批評,會出丑。
我們經(jīng)常覺得,孩子還小,怕他做不好,習慣性幫孩子安排好一切。
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全都替孩子想好了,孩子只需要“聽話照做”。
這樣時間久了,孩子遇到一點點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就手足無措、緊張害怕,生怕自己做錯被罵。
而且孩子得自信心回越來越差,不敢表達想法,也不會承擔后果。
等以后長大了,面對選擇、面對挑戰(zhàn),他會習慣性逃避,不敢邁出第一步。
這種“被動”成長的孩子,將來不光生活上難以獨立,心理上也很容易焦慮和膽怯,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四:我們應該怎么做?
在生活中,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其實并不難,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做以下這些事:
①多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
孩子自己穿衣服會慢一點,吃飯會掉飯粒,做作業(yè)會出錯……
這些都沒關系。只要孩子愿意自己做,就要鼓勵。
可以提前一點時間起床,讓孩子有空間自己穿衣服、洗臉。
吃飯時,不著急喂他,多夸他幾句:“你能自己吃飯,媽媽很開心!”
收拾玩具、整理書包,也是一樣。
開始的時候,他可能需要提醒和陪伴,等熟練了,就讓他自己完成。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自信,自己做事情的習慣也會養(yǎng)成。
②在安全范圍內(nèi),放手讓孩子探索和社交
帶孩子去公園、超市、親友家時,別總是緊盯著他。
可以給他設定好安全界限,比如在你的視線范圍內(nèi),讓他自己去找小朋友玩、去跟人打招呼。
孩子剛開始會膽怯,我們可以在旁邊陪一會兒,鼓勵他說:
“你去和小朋友玩吧,媽媽在這里看著你。”
慢慢地,孩子發(fā)現(xiàn)沒有大人幫忙也能和別人相處,就會更有安全感。
③多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每天生活中,總有很多小選擇。
吃什么水果,穿哪件衣服,周末去哪玩……都可以讓孩子自己說說想法。
如果孩子拿不定主意,不要馬上幫他決定,可以引導:“你覺得哪個好?你可以試試自己選?!?/p>
選完之后,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肯定:“你做得很好,自己做決定很棒!”
慢慢地,孩子會更有主見,也更敢于表達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依賴父母的時候,但只有在適當放手、鼓勵和信任中,孩子才能變得獨立、自信、勇敢。
只要我們多一點耐心,多一點信任,孩子的成長,會超出你的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