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察覺到,近來在國際多邊會議上,印度的態度有了明顯轉變?以往那個在各種事務上態度強硬、動輒起身抗議的印度代表,在此次金磚國家峰會上卻表現得極為低調,甚至還成了聯合聲明的“主角”。這究竟是一場外交勝利,還是背后另有隱情?莫迪政府到底在謀劃什么?
在巴西舉辦的金磚十國峰會上,一份聯合聲明讓印度媒體興奮不已,仿佛莫迪贏得了一場重大戰役。《印度快報》直接在頭版打出“莫迪外交勝利”的標題,著重強調金磚聯合聲明“以最強硬措辭譴責了克什米爾的恐怖襲擊”。
表面上看,印度風光無限,但不久前在上合組織防長會議上,印度卻完全是另一副模樣。當時,印度對任何模糊表述都堅決不松口,擺出一副“我不簽就有理”的架勢。
然而此次金磚會議,印度不僅全程配合,在譴責加沙人道災難時也舉手表示支持。難道印度突然轉變了態度?并非如此,而是現實給了印度沉重一擊,莫迪不得不選擇妥協。
其實,轉折點早在六月就已埋下。當時,美國財長耶倫警告印度:“如果繼續從俄羅斯購買低價石油,就準備迎接500%的懲罰性關稅。”這一警告直接擊中了印度的經濟要害。
要知道,俄羅斯石油如今是印度能源的重要來源,占其進口原油的35%。一旦遭到美國制裁,印度國內油價必然上漲,通貨膨脹也會急劇攀升,八個點的通脹率絕非危言聳聽。
更為嚴峻的是,如果物價失控,莫迪政府在2026年的大選將面臨巨大挑戰。
所以,此次金磚會議上,印度并非真心“合作”,而是“認栽”了。
其他金磚國家心知肚明,趁機給了印度一個臺階,同時也提出了條件。新開發銀行此時拋出“橄欖枝”:47億美元的印度高鐵項目貸款正在等待審批,古吉拉特邦的太陽能電站還有19億美元的資金缺口,若不及時解決,明年可能面臨發電困難。
印度自然不敢再強硬。為了保住這筆“救命錢”,莫迪團隊變得低調許多,連原本強烈反對的加沙停火表述也不再反對。財長西塔拉曼還舉手投票,并罕見地露出了笑容。
聲明內容也經過精心處理,巴西幫忙潤色,將“譴責某些國家”改為“反對單邊關稅”;沙特和阿聯酋在表態時含糊其辭,給足了印度面子。
盡管莫迪在鏡頭前笑容自然,還被媒體捧為金磚會議上的“風云人物”,但他心里清楚,這場外交“勝利”不過是一塊遮羞布罷了。
但是,但是,但是,你以為以后印度就能消停的與各方合作了,錯錯錯。
縱觀歷史,不管是一戰、二戰,還是現在,單個大國的崛起,往往表現為抱團的上升,這是大航海時代之后全球化的體現。俄羅斯總統普京在7月6日的金磚國家會議中表示,金磚成員國“不僅面積占地球陸地的1/3,人口幾乎占全球的一半,經濟也占全球的40%”,普京強調,根據貨幣基金組織2025年的數據,若按購買力評價計算,金磚組織的綜合GDP已經高達77萬億美元,“大幅超過”G7,后者的GDP總和才57萬億美元。
此外,根據普京的說法,去年俄羅斯與其他金磚成員的貿易,90%使用俄羅斯盧布與其他友好國家的貨幣,也即使用美元或歐元的比例已經不到10%。當然,這只能說明,俄羅斯與其他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結算中實現了高度的“去美元化”,并不能代表金磚組織內部的本幣結算情況。但根據去年4月俄衛星通訊社的報道,俄工商會主席謝爾蓋·卡特林表示,“金磚國家超過70%的相互結算使用本國貨幣”。
因此,考慮到歐元、日元的存在,美元在金磚組織內部的結算占比已經不足30%,由此可見,金磚組織不僅擁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如GDP總和超過G7;巨大的潛力,如人口占全球的幾乎一半,面積占全球的1/3,而且是當今世界“去美元化”的主力軍。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金磚組織要推動和鞏固多極化世界的建成,恐怕還要去除一根“攪屎棍”,那就是和俄羅斯打得火熱,卻處心積慮算計中國的印度。
比如說,2023年南非金磚領導人會議前夕,印度總理莫迪就一直抵制前往,生怕親自赴會被西方解讀為“支持中國主導的金磚擴容議程”,從此被貼上“反西方陣營”的標簽。同年,印度外長蘇杰生公開表示,印度反對“創立金磚新貨幣”,當時路透社報道稱,“印度通過否定金磚貨幣,向華爾街傳遞了‘不會挑戰美元’的信號”,《金融時報》也指出,蘇杰生暴露了“金磚組織內部的分歧”。
再比如說,2024年喀山金磚峰會期間,印度公開阻撓提升金磚本幣結算的比例,印度財政部表示,“當前技術條件不成熟,強制提升比例將增加貿易結算復雜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在反對提升金磚本幣結算比例的同時,卻力推盧比國際化,要求俄羅斯在化肥貿易中接受盧比結算。由此可見,印度擔心人民幣在金磚的影響力擴大,而不是單純的反對提高金磚本幣結算的規模,更多是針對中國。
還比如說,2025年金磚領導人峰會前夕,印度以“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為由,公開在金磚組織內部制造分裂,威脅要“退出金磚”。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出,印度雖然是金磚組織的初創國家,但卻和中俄巴等國不是一條線,新德里對于西方尤其是美國有很大的妥協性甚至依附性,其力阻金磚國家提高本幣計算比例,反對金磚擴容,反對金磚發行內部貨幣,這些都符合美國的利益,甚至是美國點名“要辦”的。
比如說,去年11月末,尚未就職的特朗普就以“最后通牒”的形式,要求金磚國家承諾“不創建新貨幣或支持某幣取代美元”,否則將被趕出“美好的美國市場”。今年1月末,特朗普再次威脅金磚國家,他表示,若金磚成員“嘗試發行自有貨幣或支持其他貨幣取代美元”,“將面臨100%懲罰性關稅,并可能失去美國市場”。今年2月,特朗普是宣稱“金磚國家已死”,并再度重申了1月的相關威脅。
很顯然,印度的做法和美國的要求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往小了說,印度擔心失去西方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所以反對人民幣主導金磚,反對金磚發行 自有 貨幣,反對金磚“去美元化”;往大了說,印度就是幫著美國在針對中國,甚至針對金磚,以此從美西方獲得各種好處。因此,不可否認金磚組織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印度在享受這些成就的同時,卻在充當著攪屎棍的角色,中國對此不得不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