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唐朝美學不斷沖擊熒幕。
《長安的荔枝》中,朱雀大街的108坊布局、宮闕的朱金配色、市井坊間的煙火氣,都通過工筆畫般的色調呈現,烘托恢弘大氣;
官服嚴格遵循唐制“紫、緋、綠、青”四色官服體系,女性角色的花鈿、月棱眉、面靨與紅妝,皆有出處……
《長安的荔枝》劇照
剛剛播出的《錦繡芳華》里,實景復刻的長安西市風貌,“萬國商會”場景,百萬株牡丹形成的花海,每一幀都仿佛盛唐壁畫;
87套唐裝,參考敦煌壁畫、唐代陶俑及文獻資料,齊胸襦裙、鈿花冠婚服、金線蟒袍,美得讓人屏息;
整體色彩濃郁,大膽運用唐三彩釉色、織金襦裙與正紅唇妝,還原“紅男綠女”婚俗,傳統文化在這里“活”了起來……
但其實,這不是中國傳統美學第一次“火出圈”。
不少人依然記得故宮展出《千里江山圖》時所引發的巨大熱潮。無數人頂著烈日“故宮跑”,只為一睹芳容。當綿延不絕的高山、煙波浩渺的江河,配上王希孟獨特的青綠筆法在眼前徐徐展開,無人不被畫中的萬千氣象所驚艷。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局部
在中國傳統美學的圣殿中,引人駐足的卻不只這一處。故宮的紅墻金瓦、雕梁畫棟、書畫文玩、珍寶琳瑯都是東方美學的極致呈現。
就連暴雨后千龍吐水的景象都頻頻登上熱搜,許多人即使冒著大雨也要去欣賞這樣的壯美景觀。
視覺中國供圖
若你走出故宮,望向那顆“絲路上的明珠”——敦煌,另一種美便撲面而來。曼妙多姿的飛天、姿態萬千的彩塑、神秘的洞窟……100年前,整個世界為著這份美麗開創了一門學科——“敦煌學”。今天,敦煌依然憑借著獨特的魅力,成為了讓全世界人都心馳神往的朝圣之地。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龕內北側 左脅侍菩薩 盛唐
(吳健 攝/敦煌研究院供圖)
但是,除了美,還不夠。
當你真的去了解中國傳統美學,才會發現其背后所隱藏的巨大能量。
它領先了世界上千年:
明代皇族世子朱載堉發明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之后,直到18世紀,歐洲古典音樂的代表巴赫才把它應用到實踐中去。
明代家具開創性的極簡風格,即使幾百年后,依然影響著眾多北歐著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明代大理石家具
現在流行的拉花,早在宋朝就已經流行開來。宋朝的茶百戲,用茶匙就能在茶湯上作畫,且畫面栩栩如生。
《夢華錄》劇照
它是華夏歷史大變革的見證者:
遠古玉琮上的神人面孔,是人類誕生之初的文化與信仰;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是秦國的征戰與繁榮;
楊貴妃驚艷長安的《霓裳羽衣曲》,是揭開唐朝由盛轉衰真相的密鑰。
它也蘊藏著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理想之地:
秦漢質樸、魏晉灑脫、唐代明艷、宋代風雅……多姿多彩的美折射著古人的生活智慧,也提供給我們一份理想生活啟示錄。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它如參天大樹一般,為華夏民族打下根基,也蔭蔽著一代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因此,中國傳統美學,值得去了解,也需要去傳承。
但中國傳統美學過于宏大,它流淌在長達六千年的歷史長河里,也散落在山水、壁畫、文物、建筑、禮樂、書畫、茶事、戲曲、詩詞中。如何找到線索,將散落的碎片拼成一副完美的長卷?
我們將歷年的口碑美學課程集結起來,并選取其中的精華,經過精心梳理和策劃,重裝推出了《給國人的美學課——從上古到明清,160回傳統尋美之旅》。
包括巫鴻、樊錦詩、祝勇、蘇泓月、唐際根在內的26位頂尖學者,將以歷史為軸,從中華美學的源頭“上古”出發直到明清,通過器物、繪畫、書法、山水、詩詞、建筑等10個維度進行精講,用160講的驚人容量,帶你盡覽六千年的華夏之美。
如果你想提高審美與生活情趣,就不能錯過這門課。
如果你想真正把握中國文化發展脈絡、了解歷史,這門課更是你的首選。
26位頂尖學者
1場貫穿6000 年的文化之旅
160+精致器物、詩詞歌賦的獨家賞析
現在訂閱享特惠價298元
特惠結束后恢復原價398元
在活動期間(07.03-07.09)購買課程的用戶
還會額外贈送
價值48元的古韻手作版畫手賬本一冊
如果只聽一門中國傳統美學課
我建議你選擇三聯的這門
為什么?
最強大的講者陣容
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傳統美學
這門課程的26位主講人,都是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
他們中有來自北京大學、芝加哥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外頂尖學府的教授。還有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
他們既保證了內容的權威可靠,還會從最前沿的視角,刷新你對中國傳統美學的認知。
10個維度
還原中國傳統美學的全貌
瑰麗、壯闊、古樸、清新……你可以用任何詞來形容中式美學,但卻沒有一個詞能體現出它的包羅萬象。
因此,這門課會通過10個維度,帶你去看美學背后的黃金側面。
橫向看,將視線拉長至上古到明清,以更宏大的視角,幫你建立起自己的歷史坐標系,生動講述泱泱六千年華夏美學寫就的宏大史詩。
縱向看,從詩詞、繪畫、音樂等方向啟程,與李白、王希孟、陸羽等歷史人物并肩而行,看大漠飛天、賞雕梁畫棟、品詩畫香茗。
那些讓你向往的朝代、難得一見的國家寶藏、平常無從深入的領域,這門課都會帶你一一賞遍。
課程還會結合大量一手資料,保證內容的權威性。比如講明代美學,就會以《長物志》《遵生八箋》《味水軒日記》等明代美學集大成之作為詳實可靠的史料參考。加上主講人權威考據,全面呈現在別處聽不到的珍貴細節:
我們熟悉的司母戊鼎,居然是金黃色的?
唐代女子最時髦的打扮是什么樣的?
魏晉名士為什么對山水情有獨鐘?
甚至已經失傳的《霓裳羽衣曲》也會為大家帶來最大程度的還原講述。
歷史為題,文物為引
一次性看懂中華美學發展史
這門課不僅僅是一場美學盛宴,還是讓歷史愛好者一次性聽過癮的文化大餐。
課程會通過160節大體量內容,2000+分鐘的內容精講,帶你真正看懂多達160+的國家寶藏。
我們選取的都是國家級博物館珍藏的珍貴文物,可以說個個都是頂級“大IP”。如改變了世界音樂史的曾侯乙編鐘、舉世無雙的《洛神賦圖》、震驚世界的馬王堆帛畫等等。
這門課會讓你真正觸摸到這些珍貴文物的溫度與肌理,與他們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幫你找到開啟華夏文明的鑰匙。
當你打開這個文明之匣,一幅精妙絕倫的美學畫卷,會在你面前徐徐展開
是美學課
更是中國傳統文化必修課
中國傳統美學背后,其實蘊藏著漫長的文明演進歷程。
所以,課程不會局限在藝術的欣賞范疇,而是會以美學為原點,提煉出歷史、地理、考古、文學、建筑、哲學、藝術等多學科的精華,讓你跳出固有的文化圈子,以跨學科的廣闊視角去真正發現中華文明。
從入門到精通,帶你真正把握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
26位頂尖學者
1場貫穿6000 年的文化之旅
160+精致器物、詩詞歌賦的獨家賞析
現在訂閱享特惠價298元
特惠結束后恢復原價398元
在此期間(07.07-07.13)購買課程的用戶
還會額外贈送
價值48元的古韻手作版畫手賬本一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