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對郭沫若有各種評價。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王東成教授2005年10月在“三味書屋”講到了“郭沫若現象”。
郭沫若他能在變幻不定的政治環境中,能夠及時地快速地也是天才地提供文藝作品為當時當地的政治服務,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王東成舉了具有郭沫若特色的三首詩詞為證:
在1976年毛澤東9月9日逝世后,“四人幫”就擒,此時全國人民歡欣鼓舞,飲酒祝賀喜訊,以“三個公螃蟹,一個母螃蟹”作為最好的下酒菜,都普遍吟誦郭沫若的 《水調歌頭●大快人心事》 (1976年10月21日首先發表于《解放軍報》,11月1日《人民日報》轉載)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
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
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鐵帚掃而光。
篡黨奪權者,一枕夢黃粱。
野心大,陰謀毒,詭計狂。
真是罪該萬死,迫害紅太陽!
接班人是俊杰,遺志繼承果斷,功績何輝煌。
擁護華主席,擁護黨中央。 ”
也就是發表《水調歌頭●大快人心事》五個月以前的1976年5月20日,同一個郭沫若寫下了另一闋牌名仍為《水調歌頭》的《四海〈通知〉遍》
《水調歌頭●四海〈通知〉遍》
“ 四海《通知》遍,文革卷風云。
階級斗爭綱舉,打倒劉和林。
十載春風化雨,喜見山花爛漫,鶯梭織錦勤。
茁茁新苗壯,天下凱歌聲。走
資派,奮螳臂。鄧小平,妄圖倒退,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項為綱’批透,復辟罪行怒討,動地走雷霆。
主席揮巨手,團結大進軍。
在演講中,王東成還為我們朗誦了郭沫若的另一首詩(不知是不是全文)。那是1966年6月5日,文革剛開始不久,江青開始在這場浩劫的歷史大悲劇出頭露面的公開亮相之時。
這是在十年中罕有的國際國內作家的一次聚會——亞非作家常設局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25周年討論會”上,郭沫若致閉幕詞,題為《做一輩子毛主席的好學生》。
在好學生向導師表了忠心之后,郭沫若仍感意猶未盡,向在場的江青即席朗誦了新作:“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 “親愛的江青同志,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你善于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你奮不顧身地在文化戰線上陷陣沖鋒,使中國舞臺充滿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
當然,我們還記得正是這位文藝界和科技界的領軍人物,郭沫若公開表態,應當燒掉他寫過的所有的書。我們也知道,這個燒書、砸文物的歷史任務不是由郭沫若完成的,而是郭沫若所贊揚的那些“英雄形象”共同完成的。
我和王東成絕對無意為郭沫若作歷史評價,但是從上述三首詩詞中確實可以看出中國知識分子或中國社會中存在一種特殊的“郭沫若現象”。
政治上需要什么,我就能作出詩詞、提供文藝作品或理論闡述,證明某話是絕對真理,至于知識分子的學術道德、人格良心等等都在泛意識形態化的大環境下溶化到虛無世界了。
“郭沫若現象”是不是只在文革時期有,文革后就沒有了呢?是不是只在過去有,現在就沒有呢?不是!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郭沫若現象”。
“郭沫若現象”是不是只在文藝界的詩詞中表現出來呢?在經濟學、政治學的研究報告、長篇論文中,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家的關于重大決策方案和政策、口號的學術性文章中,可以找到各種形式的郭沫若現象的表現。
從三門峽到三峽方案可行性論證上,從“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到“把貧困留給20世紀”的口號的詮釋性文章中,都可以找到郭沫若現象:跟風,只唯上、不唯實。
我承認,我自己也有過類似于郭沫若現象的拙劣表演:我不但宣傳過連自己也不相信的“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林牧副漁各項主要作業機械化程度要達到70%以上,1985年要達到80%以上”的口號,還在《自然科學爭鳴》雜志上寫過(主要調查人、執筆人)《華主席關懷農業機械化》。
但是,從80年代后期開始,我懂得了,人應當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有自己的頭腦和自己的思想,我不再想做小郭沫若現象的演員了,我不愿再寫令自己和子孫臉紅的文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