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如今在王室場合永遠優雅得體的凱特王妃,小時候也曾在約旦的沙坑里滿身沙土,或是在英國的鄉間田野里追著蝴蝶跑。
她的童年沒有王冠和禮帽,卻有著祖父母的園藝時光、國際學校的雙語課堂,以及和妹妹皮帕一起參加布朗尼女童軍的尋常日子 —— 那些簡單的快樂,成了她后來養育三個孩子時最珍貴的范本。
約旦的陽光:兩歲開啟的跨國童年
1984 年,兩歲的凱特跟著父母搬到了約旦安曼。父親邁克爾在當地工作的兩年半里,她成了一所國際 nursery school 里最活潑的孩子之一。
那個 12 人的班級像個小聯合國,有英國、日本、印度、美國的小朋友,每天早晨先唱兒歌,再跟著老師讀一段古蘭經,圣誕節和齋月都會一起慶祝。
凱特后來回憶,那時的早餐總少不了鷹嘴豆泥、奶酪和濃縮酸奶,午后的活動常常是在沙坑里堆城堡,或是排演簡單的小話劇。
每兩個月,老師會帶他們去附近的杰拉什古城遺址,撫摸那些兩千年前的羅馬柱 —— 或許正是這段時光,讓她后來對不同文化總有種天然的親切感。多年后她重返約旦,還能認出當年幼兒園窗外那棵標志性的橄欖樹。
英國鄉間:曲棍球場上的汗水與舞臺上的臺詞
1986 年, Middleton 一家回到英國西伯克郡,凱特進入圣安德魯學校。在這里,她的運動天賦開始顯露:PE 老師丹尼斯?埃文斯 - 奧爾福德記得,這個金發女孩游泳時像條小魚,曲棍球場上總能精準傳球,“訓練時從不偷懶,就算下雨也會堅持完成沖刺跑”。
放學后,她和皮帕會去參加布朗尼女童軍,學縫紉、做手工,跟著隊伍去郊外徒步,口袋里總裝著撿來的橡果和羽毛。
11 歲那年,凱特在學校音樂劇《窈窕淑女》里扮演伊萊莎?杜利特爾,穿著借來的舊裙子,用夸張的倫敦腔念臺詞,逗得臺下父母直笑。
13 歲時,她又在《紅谷倉謀殺案》中飾演女主角,第一次嘗試維多利亞時期的束腰裙,“勒得喘不過氣,卻覺得特別有趣”。
這些舞臺經歷,或許悄悄練就了她后來面對鏡頭時的從容。
寄宿學校的小插曲:從被捉弄的女孩到跳高能手
短暫就讀女校期間,凱特曾被同學捉弄過,這段小挫折讓她后來對校園霸凌格外關注。轉學到馬爾堡學院后,她在混合寄宿環境里找回了自信。
在這里,她選修了化學、生物和藝術,課余時間泡在畫室里畫水彩,或是在田徑場上練習跳高 —— 有照片記錄下她騰空躍起的瞬間,馬尾辮在空中劃出弧線,完全不見后來的矜持。
她常說童年最珍貴的記憶是 “簡單的事”:雨天圍在壁爐前看火苗跳動,全家一起去鄉間散步,奶奶教她們用溫室里的番茄做果醬。
“那些時刻沒有手機,沒有日程表,只有彼此的笑聲” 如今,她也這樣帶喬治、夏洛特和路易去諾福克的莊園,讓他們光腳踩泥土,在草地上追牧羊犬,把自己的童年悄悄復刻給孩子們。
太陽穴上的疤痕:未說出口的小秘密
細心的人會發現,凱特太陽穴上有一道三英寸的疤痕,那是童年手術留下的印記。她從未公開說過手術原因,王室發言人也只簡單確認 “與童年一次手術有關”。
這道淡淡的痕跡,像個溫柔的提醒:即便成為王妃,她也曾是個會生病、會受傷的普通女孩。
從約旦的沙坑到英國的球場,從舞臺上的小演員到寄宿學校的跳高能手,凱特的童年沒有王室光環,卻有著足夠豐盈的煙火氣。
那些和家人共度的時光、在操場上揮灑的汗水、在不同文化里收獲的包容,最終都成了她身上最動人的底色 —— 或許正因如此,她總能在王室的莊重與母親的溫柔之間,找到最自然的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