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國中國行·陜西站
本公眾號陜西7月8日訊 (王福兵)7月8日,檢察日報社“法治中國行·高質效辦案在基層”2025年全媒體采訪團繼續在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綏德縣進行采訪。
▲圖為在靖邊縣海則灘鎮楊虎臺村村委會,賈某某向記者講述自己土地被侵占后的信訪控告經歷。
當天上午,采訪團來到靖邊縣海則灘鎮楊虎臺村,在這里見到了一起涉土地糾紛控告申訴案的控告人賈某某。采訪中,年逾60的賈某某幾度紅了眼眶:“為了這塊地,我從2015年就開始控告信訪,地本身的效益不大,但這是我父親留給我的,我必須守住,我也相信法律一定會給我公正!”
▲圖為賈某某帶領記者來到其曾被侵占的土地上,介紹土地被侵占情況,以及重新劃定后地界標志。
收到賈某某的案件材料后,靖邊縣檢察院的檢察官通過檢察“雙進”機制,多次聯系鎮政府、土地部門實地走訪,用腳步一步步將這起陳年土地糾紛的田地界限厘清,并組織上門聽證,聯合多部門調解,形成了涉案雙方均認可的土地劃界方案,將這起長達十幾年的土地糾紛徹底化解。
“我到縣城打車一趟就要50,來回100,這些年花在路費上的錢都有1萬多。我種地一年收入才3、4萬,有時候為了省錢,在縣里中午都只喝點白水,飯都舍不得吃。”賈某某在采訪中動情地說到靖邊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在辦案中對她的主動關懷,“檢察官總是主動到村里來聽我說(案情),讓我少花錢,后來村里有了(綜治中心)視頻(系統),我們就通過視頻對話。”
▲圖為靖邊縣檢察院檢察官向記者介紹賈某某土地糾紛案辦理情況。
▲圖為檢察官向記者展示雙方達成的地界劃分方案。
通過檢察“雙進”,檢察官不僅能夠更深入地走進基層、走進案件現場實地調查,爭取矛盾糾紛化解跨部門協作支持,更跳出了與群眾交流的時空限制,在一次次面對面、心連心的接觸中,為群眾辦理了一件件實事,解決了一件件難題,將檢察溫度傳遞到了群眾心坎上,點亮了他們心中的法治信仰。
▲圖為陜西省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主任王曉東向采訪團介紹綏德縣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成效。
當天下午,采訪團抵達綏德縣。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如何在新時代傳承好“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這份厚重囑托成為綏德檢察“雙進”工作的關鍵課題。
一如革命先輩的質樸、赤忱,綏德縣檢察院的答案同樣樸素——為群眾多做一點,再多做一點。
▲圖為綏德縣檢察院檢察官李劍向記者講述劉某某司法救助案件辦理過程。
采訪中,綏德縣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李劍介紹了該院辦理的劉某某司法救助案件,“我們經過實地走訪、分析研判后認為,劉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條件,但僅憑檢察機關一己之力,難以解決其長期困難問題。”為此,該院綏德縣檢察院隨即依托檢察“雙進”工作聯絡機制,邀請民政、婦聯等部門一同召開聽證會,商討聯合救助方案,并請人民監督員列席,對救助條件審核、救助方案制定及具體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圖為記者采訪綏德縣婦聯負責同志,向她了解檢察機關邀請婦聯部門參與聯合救助情況。
應邀受訪的縣民政局、婦聯有關負責同志和參與聯合救助聽證的人民監督員紛紛對綏德縣檢察院以檢察“雙進”推動聯合救助的“綏德方案”予以認同。
“檢察院邀請民政部門參與聯合救助,不僅有助于民政部門履行職責,也解決了困難群眾的長期幫扶難題。”
“我在參與聯合救助聽證會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檢察機關的為民擔當,各部門共同發力,形成的幫助力量就能有效為群眾解決更多困難。”
記者了解到,自2024年以來,綏德縣檢察院已累計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2件。
檢察“雙進”——線上進入城鄉社區,線下進駐綜治中心。經過兩天的采訪,記者對檢察“雙進”也有了自己的體會——檢察官進的是更廣闊的辦公空間,檢察工作進的是更廣大群眾的心坎。
明日,采訪團將轉戰延安市,在這里,“人民檢察為人民”的紅色基因又將如何賡續,檢察“雙進”又將取得怎樣的實踐成果,敬請繼續關注。
第8964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圖片丨王福兵、郭威、解煜楠
文字、編輯丨王福兵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