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吃就別演了!看《以法之名》陳勝龍吃火鍋,讓多少演員無地自容
好多人在追《以法之名》。雖然有網友吐槽劇情節奏,但對比《狂飆》,這部劇確實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一開始就以 “大尺度” 為賣點,能一刀不剪播出來,也只有央視能做到了。劇中壞人壞得徹底,貪官沒被洗白,烈士家屬和受害者的后續遭遇也都呈現了出來,前期節奏雖慢,群像卻更飽滿。
劇情里李人駿與洪亮的正面對抗讓人期待,不過這次想換個角度聊聊 —— 吃。
一說到吃,觀眾最先想到的大概是陳勝龍吃火鍋的畫面。他吃火鍋的次數太多,總讓人覺得有說法,或許要到點映大結局才會揭曉。演員表演雖稍顯夸張,但吃得是真香。作為劇中最外露的大反派,他吃的還不是辣鍋,而是番茄鍋,說不定最后會解釋這個設定,尤其是在他被抓的回憶戲里。
陳勝龍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最后還背刺了禹天成。他狂放的吃相,其實是在表現人物的欲望。第一場火鍋戲是在得知洪亮查到魚缸后,后來謝鴻飛后悔想退金條時也是如此。不管發生什么,他只要吃上飯就格外安靜,就算動怒發泄后,坐下照樣能吃。
謝鴻飛抱怨時,他像沒聽見似的,注意力全在鍋里,每夾一筷子都急著送進嘴里,嘴里有東西也照樣說臺詞。有次謝鴻飛發現屋里有監控心態崩塌,程子健都吃不下去了,他還在酷酷炫,對比之下,誰是真愛吃一目了然。這種食欲也對應了他在商業上的 “好胃口”,別人大喊大叫,他全當是下酒菜。
陳勝龍吃相的形成和他的經歷有關。他小時候家破人亡,餓極了只能偷搶,被禹天成碰到后,老師請他吃了路邊攤烤肉,那頓烤肉讓他記了很久。后來禹天成給陳勝龍和熊頓烤肉,食材設備都升級了,他吃得還是那么香,熊磊也是狼吞虎咽,倆人只顧著好吃,根本不在意吃相。
陳勝龍吃烤好的牛排,一會用叉子,一會直接用刀往嘴里送,嚼很久才咽,透著股粗俗。而江遠就不一樣,西裝革履地規規矩矩切小塊,小口吃,一看就習慣了外國生活,家境也好,透著斯文。
江遠回國那天,陳勝龍吃火鍋配白酒的習慣,和禹天成、江遠格格不入,注定走不到一起。不過陳勝龍和禹天成也有相似之處,礦難發生那晚,禹天成披著西裝,小口吃牛排,任憑江遠在一旁發瘋,這場景和謝鴻飛憤怒時陳勝龍安穩吃火鍋如出一轍,只是兩人終究不會永遠信任。
后面劇情里孫飛喝羊湯的戲份也很精彩。面對洪亮,他從驚喜到知道逃不了,最后坐回去大口喝完羊湯,心理素質可見一斑。
這些吃戲,藏著人物性格。陳勝龍反復吃火鍋,和不同人對戲時,形象越來越立體。禹天成戲份不多,食欲也不錯。這些生長在東北的人物,大概是因為當地美食多、天氣冷需要熱量,食欲都很好。而劇中那些用不正當手段上位的人,往往在生活和職場上都挺 “吃得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