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歲的老人,一次看似普通的感冒,卻誘發了嚴重的連鎖反應,患者很快出現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家人見情況不對,很快將患者送到醫院,通過檢查,老人被明確為重癥肺炎,在ICU住了整整兩周的時間才脫離生命危險。
老人和家屬不能理解,老人平時的身體還算不錯,為什么一個小感冒竟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壞呢?
醫生說,主要原因還是年齡大了,到了70歲,意味著身體已經全面衰老了,以前再怎么健康,到了70歲就要特別小心翼翼,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古人云,人生70古來稀,意思是自古以來能活到70歲的人從來就不多見,在古人看來,70歲已經算是長壽的極限了。
現代醫學飛速發展,活到70歲不算困難,但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6歲。
可見,70歲以后,其實身體步入了一個關鍵的階段,醫生提醒,從70歲到79歲是壽命危險期,如果做好6件事情,長壽并不難。
第一,注意保暖很重要
年齡大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很多老年人覺得自己體質好,殊不知,話說的越大最終摔的可能越慘。
體質再好,可年齡在那里擺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變弱。
如果不注意保暖,一不留神,就可能受涼感冒,冬天很重要,可夏天同樣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空調房里吹空調的時候,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忽視這樣的細節,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第二,注意飲食的衛生很重要
年齡大了,要格外注意飲食的衛生,半年前就遇到了這樣一位老人,因為吃了不干凈的剩飯剩菜,結果導致了嚴重的腸道感染,甚至合并了敗血癥,最終因為嚴重的感染而去世。
保持飲食的衛生是至關重要的,選擇的食材應該新鮮,不要去吃可能已經變質的食物,這樣才能降低胃腸道感染的風險。
第三,注意保持規律的作息很重要
年齡大了,老年人一定不要熬夜,長期熬夜對健康的損傷是很大的,熬夜會降低免疫力,熬夜會讓內分泌變得更紊亂。
保持規律的作息,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
很多老年人問我,醫生,晚上到底幾點上床休息比較好?
其實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控制在晚上22-23點這個時間段比較好。
第四,注意堅持走路很重要
年齡大了,老年人只要能走路,就一定要堅持,哪怕每天堅持走幾分鐘,甚至幾百米也是好的。
只要堅持走路,才能提高免疫力,才能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才能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自然也才能讓你更長壽。
第五,注意體檢很重要
年齡大了,老年人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這叫防微杜漸,體檢花的是小錢,卻可以及時發現一些問題,小病是最容易治療的,也是花費最少的,大病才是最難治療的,而且花費最多。
年齡大了,不怕生病,就怕生大病。
第六,注意社交很重要
年齡大了,很多老年人經常把自己關在家里,結果呢,時間長了,人就開始變得越來越癡呆,年齡大了,人依然要堅持社交,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情緒保持好的狀態,才能讓自己的大腦變得更活躍,才能離老年癡呆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