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艷粉 陳淑婭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顯著變化,我國居民健康狀況總體改善,但超重肥胖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隨著公眾健康意識提升,科學體重管理已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近年來,肥胖及相關慢性病發病率持續上升,如何通過合理方式控制體重、維護健康,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目前,我市各大醫院均倡導“體重管理”理念,陸續推出科學減重方法,幫助市民了解科學減重知識,避免盲目節食或過度運動。
肥胖問題嚴峻,科學減重迫在眉睫
2025年,國家衛健委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明確提出“健康體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標”,并建立體重管理數據庫。過去30年間,我國居民超重肥胖率呈爆發式增長,當前成年人超重肥胖比例已突破50%,學齡兒童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體重問題。超重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顯著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風險,防控形勢已從個體健康問題升級為公共衛生危機。
在此背景下,國家以三年行動“重拳出擊”,旨在通過政策杠桿喚醒全民健康意識。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明確指出,科學減重需構建飲食調控、運動干預、心理調節三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系。肥胖成因復雜,長期高脂高糖飲食、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主要誘因。
響應國家號召,醫院“減重門診”助力市民科學減重
7月7日上午,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牡丹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感受科學減重理念從政策文件走向實踐場景。
推開臨床營養科的玻璃門,活力場景映入眼簾:左側墻面的“體重管理文化長廊”中,卡通膳食金字塔與“每日鹽攝入≤5克”的醒目標語形成趣味科普;地面跳房子圖案的熱量消耗游戲貼紙吸引了候診患者參與互動,不少人在“深蹲區”“高抬腿區”標識旁模仿動作;走廊臺階每級都標注著“爬10級消耗8大卡”的趣味提示,幾位老人邊數臺階邊調侃:“原來遛彎兒比跳廣場舞還費體力!”
今年4月,牡丹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啟動的首期“科學減重訓練營”開營當日,咨詢臺前便排起長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報名表在護士手中快速傳遞,電子屏實時滾動學員體測數據,體脂秤旁三位年輕媽媽正舉著手機拍攝屏幕上的“內臟脂肪等級”分析圖。臨床營養科副科長李珮介紹,開營首日即有23位市民完成建檔。
臨床營養科依托AI科學減重平臺,整合營養、運動、中醫等多學科資源,為參訓學員量身打造科學、安全、個性化的減重方案。AI技術精準分析每個人的身體數據,結合專家團隊的專業經驗,讓減重成為有數據支撐、有科學依據的健康管理過程。
李珮說:“我們有專家團隊現場進行基礎減脂動作演示,講解動作要點與注意事項,幫助學員掌握正確運動方法。再結合個體不同體質特點,推薦適合家庭、辦公室場景的簡易運動計劃。”部分減重學員在營養醫師團隊的專業指導下,兩周成功減重3-5公斤。
科學減重體系再升級,多家醫院推出多元健康干預
繼“科學減重訓練營”后,菏澤醫療系統以更豐富的形式響應“體重管理年”號召。
今年以來,菏澤多家中醫醫院推出中藥配方“減肥茶”。該茶飲以荷葉、決明子、山楂等藥食同源材料為基礎,結合現代工藝調配,一經上市便受到熱捧。門診大廳的茶飲窗口常排起長隊。不少市民特意前往就近中醫醫院選購,部分醫院甚至開通線上預約服務以滿足需求。
在“減肥茶”之外,菏澤多家醫療機構將減重干預延伸至日常飲食。市立醫院、市中醫醫院等多家醫院陸續推出“醫院版營養減脂餐”,由臨床營養師根據《成人肥胖食養指南》標準定制,主打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的膳食結構。這種“醫療級”的飲食干預,與臨床營養科的個性化運動方案形成互補,構建起覆蓋“吃-動-調”全鏈條的體重管理體系。
此外,多家中醫醫院將傳統中醫精髓與特色蒙醫技法融合,運用穴位埋線、沙療、火龍罐療、針灸推拿等多元療法,根據患者體質差異制定個性化減重方案,不僅幫助患者減輕體重,更能排出體內寒濕、疏通經絡,從內調理身體,達到標本兼治、健康減重的效果。
從中藥茶飲到定制餐食,從AI減重平臺到多學科協作,菏澤醫療系統正以多元創新推動“體重管理”從政策倡導走向大眾實踐,為全民健康目標的實現提供可復制的本土經驗。
誤區頻現,節食≠健康減重
“一個月瘦20斤”“網紅減肥藥”等極端減重方式在社交平臺泛濫,但背后隱患重重。研究表明,快速減重可能導致肌肉流失、代謝紊亂,甚至引發厭食癥。過度節食后體重反彈率高達80%,科學減重應循序漸進,每周減重不超過0.5-1公斤。
“一個月瘦20斤”“網紅減肥藥7天見效”……社交平臺上,各類極端減重話術充斥屏幕,但背后暗藏健康風險。醫學研究顯示,短期內快速減重(如每周超過1.5公斤)往往伴隨肌肉流失、代謝率下降,甚至增加厭食癥等進食障礙風險。更嚴峻的是,過度節食者體重反彈率高達80%,形成“越減越肥”的惡性循環。
“體重管理沒有‘一刀切’的方案,必須‘量體裁衣’?!崩瞰樥f,飲食上,應保證蛋白質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減少精制碳水;運動方面,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結合力量訓練效果更佳;此外,睡眠不足、壓力過大也影響激素水平,導致體重增加。
2023年,我國將“健康體重”納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多地社區開展免費體脂檢測與健康講座。同時,智能手環、健康APP等科技產品幫助用戶記錄飲食和運動數據,提供實時反饋。
“體重管理的核心是養成可持續的健康習慣,”李珮說,“唯有科學方法,才能實現長期健康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