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免費皮膚檢測”“明星同款護膚黑科技”“28天逆齡生長”……這些聽起來誘人的宣傳,背后竟是一場針對女性的“美麗陷阱”。
一款成本僅8元的普通凝膠,被包裝成“諾貝爾專利技術”的凍干粉,售價高達3980元,暴利近500倍!無數女性省吃儉用,甚至貸款購買,換來的卻是過敏、爛臉。
央視記者臥底調查半年,揭開這場“美麗騙局”的真相——
“逆齡神話”的誕生
“今天,你打卡素顏女神了嗎?”
深夜11點,某寫字樓依然燈火通明。幾十名年輕女性排隊等待“高端皮膚檢測”,而她們手中的邀請函,正是從短視頻平臺“9.9元秒殺”搶來的。
這些看似“薅羊毛”的活動,實則是黑心商家的“精準釣魚”。
隨著年齡焦慮和容貌內卷,女性對“抗衰”“美白”的需求被無限放大。商家抓住這一心理,將普通成分吹噓成“基因修復因子”“太空膠原蛋白”,甚至偽造實驗室報告。
近期,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了一起特大化妝品詐騙案。一款號稱“28天淡化皺紋”的凍干粉,實際成分僅是甘油和增稠劑,成本不足8元,卻以3980元的天價售賣。
“科學”外衣下的騙局
“只要抹不死人,就往死里吹效果!”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產品的營銷套路高度一致:
- 偽科學包裝:盜用國外論文截圖,編造“諾貝爾團隊研發”“干細胞技術”等概念,甚至PS明星代言圖。
- 情感綁架:直播間主播哭訴“女人不對自己狠心,男人就會對你狠心”,誘導沖動消費。
- 饑餓營銷:“限量100套”“最后一天補貼價”,利用焦慮感促單。
更可怕的是,部分產品非法添加激素(如氯倍他索),短期內讓皮膚“變嫩”,長期使用卻導致激素臉、毛細血管擴張。
誰在給騙局開綠燈?
“檢測報告是真的,產品是假的!”
這些三無產品如何流入市場?
- 代工廠“洗白”:黑心品牌方委托正規工廠生產一批合格品送檢,拿到認證后,再偷偷生產劣質品替換。
- 平臺“裝瞎”:某些電商以“技術中立”為由,放任虛假宣傳,僅在下架后退還保證金了事。
- 監管滯后:新型營銷手段(如加密直播、私域社群)讓執法取證難度大增。
結語:美麗不該交“智商稅”
央視曝光后,網友怒斥:“這不是護膚,是毀容!”但僅靠曝光遠遠不夠——
- 監管必須“零容忍”:對虛假宣傳、非法添加頂格處罰,追溯平臺連帶責任。
- 消費者擦亮眼:認準“國妝特字”編號,警惕“速效”“逆齡”話術。
- 社會觀念轉變:拒絕容貌焦慮,真正的美麗不需要天價買單。
你或身邊人踩過“美麗稅”的坑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參考信息:
- 人民日報2025年3月《“干細胞化妝品”全是忽悠!國家藥監局重拳整治》
- 新華網2025年7月《直播間“護膚神話”翻車:多名消費者投訴爛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