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咱們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當年的“諸呂之亂”,表面上是因為呂后的死,讓呂家沒了精明的帶頭人。
但實際上呢,是因為呂后的一道遺詔,在遺詔中她的核心思想有兩點:
第一,呂家要繼續為皇室提供皇后,呂家要繼續當外戚(呂祿女為皇后);
第二,呂家人要當丞相,呂家要開始侵蝕軍功集團的利益(呂產為相國);
是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漢初的政治格局,名義上是皇帝領導郡縣制,但實際上是皇帝和諸侯共同治理天下,而諸侯中的核心力量,正是軍功集團。
而軍功集團的大哥大,或者說是朝廷中的代言人,正是丞相,看清這種政治格局,是理解漢初一切政治行為的基礎。
當年呂家想打破這個政治格局,結果被軍功集團直接就給滅門了,此后老劉家的接班人又是軍功集團捧上位的,所以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于軍功集團的態度可想而知。
公元前152年左右,上一任丞相張蒼因為西漢的“顏色革命”被免,張蒼被免以后,漢景帝本來想立自己的小舅子(外戚)當丞相,但最后還是把這個位子給了一個叫申屠嘉的人。
這個申屠嘉是個是什么人呢,史書對他的評價是:
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矣,然無術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
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申屠嘉這個人挺方正,但是沒啥本事,和之前的丞相們沒法比。
那么這么一個水平一般的人,憑什么就能當丞相呢?
據史書記載,申屠嘉早年曾隨劉邦起事,后來在劉邦麾下,參與過滅項羽、平黥布等大戰役,功勞很大,簡而言之就是,申屠嘉是軍功集團的人,而且是個老資歷。
從當年漢景帝想立小舅子當丞相,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皇權已經敢于向軍功集團挑戰了,而從后來是申屠嘉當丞相,我們也能看出,當年軍功集團還不是漢景帝真能動的了的。
不過這種試探是一直在進行中的。
漢文帝在位期間,曾特別寵幸一個叫鄧通的大臣,漢文帝曾允許這伙計自己造錢,還給了他發展資金,漢文帝這么做的目的,當然不是和他有什么齷齪關系,而是希望通過鄧通造錢,來從經濟上拿回一些主導權。
結果呢,當時已經位至高位的申屠嘉,直接找了個理由把鄧通給抓了,然后狠狠的修理了一番,最后漢文帝也只是幫鄧通求情,也就僅此而已了。
漢景帝在位時,也曾特別寵幸一個人,這個人叫晁錯。
據相關文獻記載,當時申屠嘉已經升任為宰相,按照道理來說,當時有什么國家大事,漢景帝需要和他商量,也相當于和他代表的軍功集團商量。
但實際上呢,漢景帝經常和晁錯開小會,等到和晁錯商量時,主要方向都定完了,只剩下了一些小細節。
后來申屠嘉找到了一個理由,打算第二天把晁錯像鄧通那樣給收拾一下,結果晁錯當天就知道了(這個小細節說明了很多問題),然后他第一時間去找了漢景帝。
結果第二天申屠嘉想發難時,漢景帝堅持要保下晁錯,最后晁錯沒被怎么著,申屠嘉反而被活活氣死了。
申屠嘉的死,在一些人的眼里,就成了皇權壓倒軍功集團的代表性事件,但是也有人持懷疑態度,因為申屠嘉氣死之后,繼任的丞相還是軍功集團的人,而且后來晁錯還被漢景帝給親自派人殺了。
持懷疑態度的人,可能忽略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導致漢景帝不得不重用軍功集團,所以丞相位子的繼任,晁錯的死,都是順利成章的,而在七國之亂以后,你看漢景帝選的是誰當丞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