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主簿的女兒,榮登皇后之尊,開啟了明朝后宮干政的先河,教導出了大明第二戰神。
而同樣是這個皇后,卻為自己的孫子選了一個守護終生的大齡宮女。她的孫子登基后,時常感慨無后。
直到有一天,身邊的太監實在忍不住,道破了一個秘密……
黑暗中的光
1410年的一天,陽光明媚,朱瞻基見到了一個溫柔的女孩。
她就是孫氏,只有10歲的她,被張皇后的母親推薦,得以入宮陪伴朱瞻基成長。
1427年,因為大明第二“戰神”朱祁鎮的誕生,孫氏擠掉了胡善祥的皇后位,由貴妃晉升為皇后。
1449年,“戰神”朱祁鎮在王振的忽悠下,親征瓦剌。
結果在各方配合下,明軍全軍覆沒,朱祁鎮也被也先請去做客。
面對也先的挾天子寇門以及各種無禮勒索,孫太后和大臣商議后,暫時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前提是立年僅3歲的朱見深為太子。
于謙力挽狂瀾,通過北京保衛戰,大明獲得了一絲喘息。
眼看朱祁鈺頗有振奮之志,各方又與也先深入談判后,也先居然放回了朱祁鎮。
可朱祁鎮回來后,并沒有恢復皇帝位,而是被弟弟奉為了太上皇,幽禁南宮。
很快,朱祁鈺又廢掉了朱見深的太子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而朱見深被廢掉的第二年,朱見濟突然死亡,朱見深的處境更加尷尬。
孫太后和朱見深的生母周皇后自顧不暇,無法左右朱見深的命運。
為了照顧年僅3歲的孫子朱見深,孫太后給朱見深找了一個20歲的“奶媽”萬貞兒。
由于4歲就在孫太后手下做事,萬貞兒深諳察言觀色、逢迎媚上這一套。
年幼的朱見深,父母都不在身邊,被廢掉后,往日巴結討好他的人紛紛離去。
按照歷朝歷代的經驗,太子被廢后,必然很快身死。
每天活在惶恐中的朱見深,不知道第二天醒來時,會是一杯毒酒,還是根本就不會醒來。
朱見深逐漸成了口吃,內向的他越發膽小怕事。
年幼無知,陷入彷徨時,都是萬貞兒不懼生死守候在朱見深身邊。
常年陪伴下,內向的朱見深對萬貞兒非常依賴,感情之深,不同于其他人。
還好有萬貞兒的照顧,朱見深熬到了父親朱祁鎮復辟。
景泰八年,徐有貞和太監曹吉祥聯合南宮以及孫太后,策劃了奪門之變。
朱見深終于從暗無天日中走了出來,在一眾大臣的支持下,他再次被立為了太子。
1464年,“戰神”去世,18歲的朱見深登基稱帝,是為憲宗。
朱見深一生之中,大規模選妃也只是在太子時期,由父親朱祁鎮主導過的一次。
那次選妃,只有十二位候選人,并重點圈定吳氏、王氏、柏氏三人。
朱見深對萬貞兒的情義超越了年齡限制,所以在后宮之中,獨寵萬貞兒一人。
朱見深登基后,封吳氏為皇后。
這時候的萬貞兒已經35歲了,年齡過大,又只是一個宮女,但朱見深不顧周圍的看法,即使不符合禮法,朱見深強行立萬貞兒為貴妃。
在后宮之中,萬貴妃雖然比不上年輕貌美的一眾妃嬪,但憲宗的心,始終被她牢牢掌握。
由于朱見深的寵愛,后宮的權柄被萬貞兒掌控。
后宮有什么風吹草動,憲宗有什么煩心事,有什么喜好變化,萬貞兒總能第一時間察覺,并討得憲宗的歡心。
不知什么原因,吳皇后命人鞭打了萬貴妃。
得知此事的朱見深,怒不可遏,不顧群臣的反對,強行廢掉了僅僅上位一個月的吳皇后。
王貴妃被晉升為皇后,而王貴妃就非常懂得明哲保身,不爭不搶,當起了名義皇后。
朱見深雖然寵信萬貞兒,在政事上卻不含糊,為千瘡百孔的明朝縫縫補補,開創了新氣象。
中興之主
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被處死后,其影響遠超宋高宗的預估。
整個南宋的軍事體系崩潰,國防力量瓦解,到南宋滅亡時,再也沒能恢復。民心士氣遭受毀滅性打擊,政治和社會信任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
而到了明朝時,同樣的悲劇再次上演。
于謙被朱祁鎮以“意欲為”的罪名處死,引起朝野上下的震動。
朱見深繼位后,立即為于謙等大臣平反昭雪,并恢復叔父景泰帝朱祁鈺的帝號,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
他還重用李賢、彭時、商輅等能臣,形成“成化中興”的清朗政局。
剛即位沒多久,廣西瑤族發生叛亂,各土司聯合響應,迅速在兩廣、湖南地區形成大范圍起義。
朱見深任命右僉都御史韓雍為總指揮,集結兩廣、湖廣官兵及土司兵共16萬人。
大軍兵分五路,從柳州、潯州等地分別進攻,將叛軍切割分化,很快將起義軍壓縮到了大藤峽。
最終明軍靠著火器的優勢,攻克了大藤峽,斬首數千級,俘獲侯大狗等首領。
之后,采用改土歸流的辦法,強化了中央管理,逐步替換土司的世襲制。
朱見深在廣西施行仁政,減免廣西賦稅,招撫流民開墾荒地,減少了起義群眾基礎。
平定瑤族叛亂,結束了明英宗時期長達數十年的廣西動亂,使南方統治開始進入穩定。
土木堡之變后,建州女真反復無常,肆意索貢,收到貢品后,仍然繼續寇邊。
對無恥的建州女真,朱見深深惡痛絕,下達鐵血詔令“搗其巢穴,絕其種類”,要求徹底剿滅建州女真有生力量。
朱見深派遣趙輔、汪直率軍征討建州女真,摧毀其主力并擊斃努爾哈赤五世祖董山,重創女真勢力。
靖虜將軍趙輔率5萬明軍,分三路攻入建州,左都御史李秉統籌后勤。
明軍設計誘捕董山等首領至廣寧,趁其反抗時當場誅殺,瓦解女真指揮中樞。
在第一次成化犁廷中,明軍實施焦土政策,焚燒營寨、搗毀農田,使女真喪失生存根基。
朱見深執政后,還多次出兵擊退韃靼,收復自英宗時期丟失的河套戰略要地,使游牧民族喪失了一部分馬匹來源,大大緩解了北方的壓力。
朱見深還創新性地在荊襄地區設置鄖陽府,給予百萬流民戶籍與耕地,徹底終結元末以來的流民動亂。
撥亂反正的朱見深,卻一直沒有兒子出生,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宮外的皇子
朱見深登基后,忙于政事,后宮獨寵萬貞兒。
又因為妃子數量很少,考慮到萬貴妃的感受,朱見深更是很少寵幸其他妃子,所以朱見深久久沒有皇子誕生。
萬貞兒37歲時,才為朱見深生下第一個皇子。
但這個兒子不到一歲就不幸夭折,之后萬貴妃再也沒有懷孕。
而這時候,大臣們著急了,都勸朱見深要雨露均沾。
明事理的朱見深明面上駁回了大臣們的請求,私下里卻抓緊了自己的造娃計劃。
第二年,柏賢妃就為憲宗生下第二個皇子,可這個兒子也很不幸,成化七年就夭折了。
幾年后,眼看依然沒有皇子出生,朱見深真開始著急了。就對萬貴妃派來照顧他起居的太監張敏感慨道:我還沒有兒子啊!
張敏大驚道:皇上,您還有一個兒子,已經6歲了!
時間回溯到成化二年,廣西平叛時,明軍俘虜了瑤族的紀氏。
紀氏被送到了宮里,而顧慮萬貴妃心情的朱見深,不想常常出沒于妃子那里,就私下里寵幸了紀氏。
而后,朱見深就忘了這回事兒。
沒想到,紀氏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兒子,得知此事的朱見深,感覺自己偷摸生孩子很對不起萬貴妃。
于是,朱見深就命人將這個兒子送到了宮外撫養,并派太監懷恩負責照顧。
可是眼看萬貞兒年齡越來越大, 生子無望的朱見深,為了國家考慮,還是想要捅破這層窗戶紙。
之后,朱見深就來到宮外,看望自己的兒子朱佑樘,并告知紀氏打算帶兒子回宮撫養。
紀氏看著兒子說道:如果你回宮居住,就再也見不到我了。
年幼的朱佑樘自然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只是傻傻地跟著眾人來到了皇宮。
皇子的身份非常重要,朱見深一直希望扶正萬貴妃,所以最終決定由萬貴妃來撫養朱佑樘。
可重視禮法的大臣卻認為萬貴妃可以擁有撫養權,但也得讓生母照顧兒子。
于是,紀氏也跟著搬到了永壽宮照顧朱佑樘,可沒到一個月,紀氏就去世了。
在種種猜疑之下,年老的萬貴妃不勝煩惱,得了重病。
朱見深眼看萬貴妃無法生育,為了大明的傳承,開始時常前往后宮關照其他妃子。
結語
朱見深對萬貞兒百般呵護,萬貞兒病逝后,朱見深罷朝七日。之后,朱見深整日郁郁寡歡,最終在同一年去世。
到朱見深去世前,一共生了14個兒子和6個女兒,只有長子和次子夭折。
如果不是顧慮萬貞兒的感受,恐怕憲宗的兒子會更多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