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盛大慶典的空中彩排,又有新的高清圖流出。來自@沙丘里的回聲 的好圖,空軍的殲-35A戰斗機進行飛行編隊訓練。這是首次拍攝到殲-35A隱身戰斗機的戰術編號。
該機垂尾上的戰術編號為61820,因此可以推測,這架殲-35A來自北部戰區空軍某作戰旅。該旅在幾年前裝備了殲-20隱身戰斗機。如今又有了殲-35A,估計是首支同時列裝殲-20和殲-35A兩款隱身戰斗機的航空旅。
殲-35,就是“殲滅F-35”的意思。殲-35A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型隱身多用途戰斗機。按照沈飛首席專家王永慶總師的說法,殲-35是目前全世界隱身性能最好的第五代戰斗機。從外觀也能看出來,殲-35戰斗機的機身表面非常順滑,機腹近于平面,這要比F-35坑坑洼洼的機腹好得多。
殲-35的機身后部包括尾噴管都考慮了深度隱身的設計,這方面要比殲-20更多考慮前半球隱身好得多。總之,由于擁有后發優勢,殲-35可以對F-22、F-35和殲-20的隱身設計進行揚棄,發揮更好的隱身效果。
殲-35系列隱身戰斗機采用了“海空孿生、一機多型”的研發思路,未來的裝備數量可以有很多。
殲-35的最大優勢在于作戰能力更強,作戰能力要超過美國F-35,殲-35系列隱身機協同作戰能力也會很強。在體系化作戰中的作用就像是籃球場上的“組織后衛”。殲-35A不僅自身“得分能力”強,而且還能調動戰場的其他裝備協同作戰。
沈飛首席專家王永慶總師曾在珠海航展上介紹殲-35A,說殲-35具有“三個先”的特征,那就是“先敵發現,先敵殺傷,搶占先機”。可通過網絡作戰,自由開火。
殲-35系列隱身戰斗機所具備的作戰能力,技術程度極高。主要取決于航空電子技術的發展、這其中就包括精確定位的導航技術、高性能有源與無源探測傳感器技術、自動目標跟蹤、分選、識別和瞄準技術、戰術數據鏈技術、綜合座艙顯示技術、以及將航空電子設備綜合成有機整體的航空電子綜合技術等,所以聽起來感覺很簡單,實際上則非常難。
殲-35系列隱身戰斗機具有當今最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追求寬域分布式作戰,可多源感知,升空立即組網,形成網狀殺傷鏈。殲-35A可以與其他裝備形成一個“殺傷網”,從而能以俗稱的“A射B導”的樣式開展作戰。
殲-35系列隱身戰斗機能夠做到“一機探測鎖定,另一機開火擊殺敵方”的作戰方式,可實現跨軍種的異平臺協同的聯合火力打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射B導”的高級能力。這是一種相當強悍的空中戰力。
王永慶總師還說了四個字來形容殲-35,“多快好省”。多,就是數量多裝備規模大,未來量產超過千架是可以期待的。快,就研發較快。好,就作戰性能好。省,就是空海孿生,多個型號技術復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