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雙先”事跡展播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全國離退休干部“雙先”表彰大會精神,在全國離退休干部中進一步形成崇尚先進、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離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連續宣傳全國離退休干部“雙先”事跡。“南昌老干部”現推出【全國“雙先”事跡】欄目,供全市廣大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學習借鑒。
在常人眼中,84歲老人的退休生活大抵是這樣的:養養花種種草,享受天倫之樂,但齊吉祥的退休生活卻與大多數人不同。每天早晨7點起床,晚上11點多休息,年過八旬的他仍毫無懈怠。
齊吉祥是國家博物館第一代講解員、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群眾工作部主任。
1959年7月,齊吉祥服從組織安排,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做講解員,一干就是40多年。2000年8月,齊吉祥退休,但他反倒比退休前更忙。北京各大中小學,各區文化館、博物館,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孩子們,這個青銅器大不大呀?你們幾個小朋友手拉手試試能不能圍住它。”齊吉祥彎下腰,目光平視,面帶微笑,娓娓而談,周圍一群小朋友聽得入神。
齊吉祥對小觀眾格外用心,源于他多年前的一段經歷。在一次古代文物展上,一個小男孩跟隨他的爸爸邊走邊看。起初,孩子饒有興味地問這問那,父親卻回答不上來。轉頭看邊上的說明,發現也只有簡單的介紹。“展覽真沒意思。”不一會兒,父子倆嘀咕著掃興而去。
多年前的那一幕,一直讓齊吉祥掛懷,他下決心要用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從一杯茶入手,講瓷器、茶葉等的緣起,讓孩子們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永樂大鐘內外鑄有經文20多萬字,無一差錯,他告訴孩子們這不僅僅是技法高超,更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怎么講觀眾才能聽得懂、喜歡聽、記得住?”齊吉祥打破背稿子的傳統講解方式,創立“因人施講”的新方法,影響了整個博物館界,成為全國講解隊伍的共識。
作為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監督員,近幾年齊吉祥講得最多的是“中軸線上看北京”“中軸線上的祭祀文化”等。他創新宣傳北京中軸線的新模式,建議并指導相關機構制作了2022年北京中軸線掛歷、臺歷,每頁掛歷都是中軸線上的遺產點,每個遺產點都能聽到他的語音導覽。這一文化產品,受到來北京考察中軸線的聯合國官員好評。
為了把自己的講解經驗傳授給年輕人,齊吉祥對出任講解比賽評委、輔導參賽選手的工作格外用心。退休20多年來,齊吉祥幾乎給全國所有省份的講解員都上過培訓課。一些地方進行講解員考核定級,齊吉祥為此創立了現場提問的模式,針對講解員所講內容,立即提出相關知識點進行考核。他一邊聽一邊思考問題,平衡問題的難度,引導講解員避免死記硬背講解稿,這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考核效果。
2023年11月,齊吉祥不幸患上白血病,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積極投入工作。每次住院都帶上相關資料,利用輸液時間構思起草,回家休養時再整理成文、輸入電腦。因患病不能出席線下會議,他就改為線上講課、發表意見。
“小車不倒只管推”。如今,齊吉祥仍在講解的路上執著堅守、孜孜以求,他讓人們相信,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來源:光明日報
南 昌 老 干 部
唱響主旋律 傳遞正能量
交流好經驗 展示新作為
微信號:nclaoganb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