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引發美國政壇連鎖反應。該法案次日由特朗普簽署生效,一場圍繞新政的風暴正在華盛頓上演。
美國前總統拜登在社交媒體X上公開抨擊該法案,用詞異常嚴厲。他指出這項立法不僅魯莽而且殘酷,直接沖擊美國醫療體系。醫療補助資金面臨大幅削減,數百萬普通美國人將失去基本醫療保障。鄉村醫院首當其沖,面臨關閉風險。退伍軍人和老年人的食品補助同樣遭到削減,這些群體的生活將雪上加霜。能源價格上漲已成定局,普通家庭開支壓力驟增。醫療保險體系也可能遭受重創,民眾醫療負擔進一步加重。更令拜登憤怒的是,這一切代價換來的卻是給億萬富翁送去巨額稅收減免。他特別強調,工薪階層理應獲得更好的待遇,而不是承受這種不公平的政策后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簽署的這項法案確實引發巨大爭議。該法案延續了他在上一任內推行的減稅政策,并將小費和加班收入納入免稅范圍。核心在于大幅降低企業稅負,這被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視為振興經濟的關鍵舉措。但反對者認為,這種做法將導致聯邦援助大幅縮水,國家債務持續攀升。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顯示,未來十年美國財政赤字將暴增約3.3萬億美元,國家稅收收入也會大幅減少。目前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2萬億美元,財政狀況岌岌可危。
就在政壇爭論不休之際,馬斯克突然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目標直指2025年國會中期選舉。這位科技巨頭宣稱要代表美國80%的中間選民,在參眾兩院爭取席位。特朗普隨即發文猛烈抨擊,稱馬斯克此舉荒謬至極。他認為成立第三政黨只會制造混亂,強調美國政治體制并不適合多黨競爭。
特朗普特別提到,馬斯克反對“大而美”法案的真實原因是該政策取消了電動汽車強制令。他透露,早在競選期間就明確表示要終止這項強制措施,而馬斯克當時表示支持。讓特朗普更為不滿的是,馬斯克還推薦一位民主黨背景的朋友管理NASA,這進一步加劇了兩人的矛盾。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不僅政治上動作頻頻,在經濟領域也準備重拳出擊。他公開表示要用個人財富支持初選挑戰者,專門針對那些投票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議員。當被問及新政黨是否參與2026年中期選舉或2028年總統大選時,馬斯克明確回答“明年”。
不過美國法律對政黨參選資格有嚴格規定,需要完成黨團會議或代表大會等程序才能獲得認證,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是否已啟動相關流程。共和黨內部已經開始擔憂,馬斯克的舉動可能分散選票,影響他們在2025年中期選舉中保住眾議院微弱多數席位的計劃。
細看“大而美”法案的具體條款,其爭議性一目了然。延長減稅政策看似刺激經濟,實則加劇貧富分化。小費和加班收入免稅固然讓部分勞動者受益,但與龐大的企業減稅規模相比只是九牛一毛。醫療補助削減直接影響基層醫療體系運轉,鄉村醫院關閉潮恐將出現。退伍軍人和老年人福利縮水更是引發人道主義擔憂。能源價格上漲將加重民眾生活負擔,醫療保險改革方向不明增添不確定性。這些負面效應換來的只是富人階層的稅收減免,社會公平性蕩然無存。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拜登的激烈批評并非空穴來風。醫療補助覆蓋約7000萬低收入美國人,資金削減意味著大量診所可能被迫關閉。鄉村醫院本就面臨經營困境,政策調整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退伍軍人事務部和老年人營養計劃資金減少,直接影響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能源價格波動本就敏感,政策助推漲價只會雪上加霜。醫療保險若遭削減,數千萬參保者將面臨保費上漲或保障縮水。這些具體影響都指向一個結論:政策紅利高度集中于富裕階層,普通民眾卻要承擔主要代價。
馬斯克的政黨計劃給美國政治格局帶來新的變數。成立新政黨的門檻雖高,但以他的財力和影響力并非不可能。若真能吸引足夠選民支持,可能打破兩黨壟斷局面。但第三政黨在美國政治史上鮮有成功案例,更多時候扮演攪局者角色。馬斯克宣稱代表中間選民,實際效果有待觀察。他與特朗普的公開決裂意味深長,反映出科技巨頭與政客之間微妙關系的變化。動用個人財富干預選舉在美國并不罕見,但如此高調的挑戰行為仍屬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