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伙砸開列車窗戶通風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網上的聲音也兩極分化,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舉動就是緊急避險,救了整個車廂的乘客,也有的認為這樣的行為就是破壞規矩,擾亂鐵路規章。
就在輿論發酵得正火熱的時候,央視出來力挺了小伙的做法,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救命肯定是第一位的,為了遵守規則而讓乘客處于危險當中,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為什么當時列車一直不肯開門?這位小伙最后的處理結果是啥?
是緊急避險還是破壞規章
這起事件的起因要從幾天前說起,7月2日的一個晚上,一輛列車在運行途中臨時停靠在了非站點位置,因前方故障一時間無法恢復通行,但讓乘客真正感到煎熬的,還不是列車停滯,而是隨之而來的空調失效。
大家都知道,最近全國多地都被高溫席卷,即便是在晚上溫度也非常的高,更別說在沒有空調的綠皮火車里了,更嚴重的是在密閉車廂中,數十人擁擠著站立或坐著,空氣不流通,熱浪撲面,別說是老人孩子,就算是年輕人也很容易中暑脫水。
乘客們很快陷入了煩躁狀態,有人不斷扇風降溫,有人把礦泉水倒在身上,還有部分男性干脆脫掉上衣,赤膊站著,就為了稍微涼快點,由于車廂里的人太多了,隨著時間推移,車廂內的溫度持續升高,空氣中開始彌漫著汗味,悶熱感和令人不適的混合氣息,情況正在迅速惡化。
雖然列車員試圖緩解問題,比如打開小窗透氣,但在封閉空間內,這種方式幾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更何況列車停在軌道中段,無法上下車,通風條件極差,空氣根本無法流通,這時候有乘客和工作人員溝通:能不能把車門打開透透氣,但是列車員并沒有同意這個請求,給出來的理由是這種情況下打開車門非常危險。
主要是列車外并無站臺,一旦乘客在混亂中靠近車門,有被擠出車外的風險,而且在這種極端天氣下,人容易情緒失控,一旦出現踩踏或者摔落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即使不少人強烈要求開門通風,工作人員為了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依舊選擇緊閉車門。
但實際情況是,此時如果再不開門才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因為車廂內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危險,溫度不斷上升,空氣仿佛凝固,乘客開始出現身體不適,尤其是老人小孩和有基礎疾病的乘客,更是撐不住了,有人甚至當場暈厥。
就在大家忍無可忍,焦躁不安之際,一名身穿黑衣的年輕小伙子站了出來,他并沒有立即采取激烈行動,而是在試圖與工作人員溝通未果后,才毅然決然地拿起了安全錘,對著車窗一頓猛砸,只用了幾下車窗就被砸出了一個大洞,一陣自然風吹進來,乘客這才得以短暫“獲救”。
有列車員趕緊沖上前試圖阻止,但事情一經發生,盡管車廂頓時涼快了不少,可這個年輕人卻在列車到站后被公安帶走接受了批評教育,然而事情到了這里卻并未平息,網絡上迅速掀起熱議,輿論變成了兩極分化的狀態。
有網友質問:他又不是無緣無故砸窗,這明明就是緊急避險,為啥還要被批評,這樣處理下次誰還敢站出來?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的行為就是在破壞規章,萬一引發更大的事故誰承擔?以后破壞公物的人是不是都能說自己是為了緊急避險?
就在輿論聲音越來越大的時候,央媒發聲了。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央視首先肯定了這位小伙砸窗的行為,文章里面明確指出:在“救命”和“守規矩”之間,應該優先考慮人的生命安全,并且還表示了:應該給一線人員更多的判斷權和應急決定權,別讓他們只能機械執行。
說得直白點兒就是,我們需要的不是死板的按照規則處理,而是根據當下的情況靈活的做出改變,當車廂內幾十人面臨中暑,甚至生命危脅時,破窗通風不是違反規章,而是緊急避險。
教科書級別的處理
在砸窗事件還沒完全冷卻的時候,杭州高鐵站又傳來一則讓人揪心的消息,7月5日下午,一列高鐵剛駛入站臺,突然一名乘客翻越護欄跳入軌道,司機反應極快,啟動緊急制動,但仍因慣性繼續滑行幾米,與人發生了碰撞,事發突然現場一度混亂。
這種突發狀況雖然極端,但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全國各地的列車站臺,就發生了不止一起類似跳軌自殺或者意外掉下去等事件,除了人為因素,更大的問題在于我們是不是在每一次被動救援之后,做了足夠的主動預防。
對比之下,四川某地一位客運員的舉動就被稱為教科書式的應對。一位乘客在站臺上遲遲不離開,情緒異常,這名客運員敏銳察覺,始終關注他的行為,結果真的在關鍵時刻沖上去救下了他,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更先進的做法也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應用,比如一些地方高鐵站,裝了自動升降護欄,列車未進站時,護欄升起,乘客根本無法靠近軌道區,極大提升了安全性,這種設施成本不低,但效果卻是實實在在的。
雖然說每一條規章制度的背后,都是一場場重大事故換來的警告,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確實應該遵守,但是畢竟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不能因為規則而不管人命,這一錘砸的不只是玻璃,更敲響了我們公共應急系統的警鐘。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