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一直想擺脫對美國的依附,使歐洲擁有獨立的影響力,但是英國一直是跟隨美國的,他更愿意當的是在美歐之間充當橋梁的作用,兩邊拿好處。據新華社倫敦7月8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8日開始對英國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
那么此時馬克龍訪問英國有什么目的呢?先看馬克龍對外釋放的三點信息:一是他稱作為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器國家,英法擁有這一地區主要的武裝力量,軍事預算合計占歐洲總量的40%,應共同、全面承擔起維護歐洲安全的責任。
二是馬克龍稱,他10日將與英國首相斯塔默會談,雙方將更詳細地討論升級軍事合作,明確承諾今后幾年將兩國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提高至3.5%,并攜手在北約內部建立一個堅實的“歐洲支柱”,共同推動新的聯合項目,提升相關工業協同水平,打造一個更獨立、更強大的歐洲防務體系。
三是馬克龍稱,英法相關工業合作必須邁上新臺階。
這三點信息足以說明英法此次會晤的目的,一是英法想要組成雙核對歐洲的領導權,升級軍事合作,主導歐洲防務。二是歐洲增加軍費的大蛋糕,英法想聯手排擠走美國和歐盟其他國家,由英法工業合作共同吃下。
很明顯馬克龍是要拋棄德國,想要和英國組成歐洲雙核領導地位,實現三個戰略:一是填補美國戰略收縮的真空,隨著特朗普逐步減少歐洲防務開支,馬克龍3月已提出“法國核保護傘”構想,此次拉攏英國,旨在構建歐洲自主核威懾框架,替代美國代表歐洲國家對域外國家進行“延伸威懾”。
二是重塑英法在歐洲防務的領導軸心地位,馬克龍強調英法軍事體量(占歐洲防務預算40%)和技術優勢(核武器、航母、導彈系統),呼吁兩國成為歐洲安全的“雙引擎”,說白了就是,法國感覺到自己一家勢力不夠,想拿英國來揍,共同爭取到對歐洲的主導權。
三是英國想要對沖“脫歐”的負面影響,英國雖脫離歐盟,但仍是歐洲防務關鍵力量。通過雙邊合作,英國可間接參與歐盟防務計劃(如1500億歐元“歐洲安全行動”采購項目),法國則借助英國軍力提升歐盟行動能力。
但這里面有兩個X因素:一是德國甘愿接受英法的領導嗎?要知道默克爾時期,在俄烏戰爭前,德國還是歐盟絕對的老大,法國只是老二地位。還有就是歐盟內部有多少國家會服英法的共同領導呢?有的國家希望與俄羅斯和解;東歐國家更信任美國核保護傘,他們都對英法領導力持保留態度。
更關鍵的是,美國會對英法排擠自己對歐洲的影響力無動于衷嗎?錢可以不付,但是對歐洲的影響力和掙歐洲人的錢,特朗普是一樣也不會放棄的。先別說馬克龍怕美國,就是英國他從內心想要的就是充當美歐的橋梁。所以說,英法的合作,但凡碰到一點美國的壓力,就會馬上土崩瓦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