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馬克龍在訪英期間,呼吁兩國摒棄歷史恩怨,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并再次提到了歐洲的“戰略自主”話題。他強調,歐洲必須減少對中美兩國的依賴,同時放話,美國是“強大的盟友”,中國則是“挑戰者”。
馬克龍口中的挑戰者中國和盟友美國,究竟該如何理解?歐洲的戰略自主是真實目標,還是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
中國是“挑戰者”?
作為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推動者,馬克龍此次訪英不僅是英國脫歐后首位歐洲領導人對英進行國事訪問,更被視為歐洲重新調整外交戰略的信號。
馬克龍一方面將中國稱為“挑戰者”,批評其在貿易領域的產能過剩和補貼政策,但另一方面又承認中國在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上是“合作伙伴”。
這種表述看似矛盾,實則反映出歐洲對華政策的普遍心態,在經濟方面依賴中國,于政治層面卻不得不與之保持距離。
中法于1964年建立外交關系,馬克龍曾努力在多邊框架內謀求平衡,也曾作出中法關系至關重要的表態。
近年來,中歐經貿關系日益緊密。2024年,中歐貿易總額高達7858億美元,歐盟和中國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法國議會甚至發布報告,直言歐盟對華政策“過于依賴美國”,呼吁加強與中國合作。
這份報告被法國政府指為“不符合官方立場”,但其內容披露了歐洲內部的真實心聲,眾多企業與行業根本承受不起與中國“脫鉤”的代價,法國汽車制造商、奢侈品集團和核能企業均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而歐洲的新能源產業也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支持。
不過馬克龍在公開場合已傾向于著重提及中國具有“挑戰”性的一面,早在2月份,他便無端地攀扯中國,還鼓動美國率先對中國加征關稅。
在當前的國際輿論環境下,對華強硬似乎更容易獲得國內外的政治支持,但從現實上來說,歐洲無法忽視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因此在“去風險”的口號下,歐洲企業仍在積極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機會,這種現象恰恰說明了歐洲在對華政策上的兩難處境。
若中國被視作“挑戰者”,那在美國總統馬克龍的視角里,美國又充當著何種角色呢?
美國是“盟友”
前段時間,特朗普不僅公開質疑北約的價值,眼下還要對所有盟友加征關稅,給全球經貿市場都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但馬克龍依然將美國稱為“強大的盟友”。
不過在演講期間,他著重提及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批判其罔顧世貿組織規則,這實則是對美國單邊主義傾向的含蓄警示。
近年來,歐洲對美國的信任危機日益加劇,俄烏沖突中,歐洲承受著沉重的經濟與安全成本,美國軍火商卻成最大贏家。
更令歐洲憂心的是美國政治的不確定性,特朗普曾公然質疑北約價值,甚至揚言退出該組織,這使歐洲國家不得不重新考量防務自主的必要性。
馬克龍屢番呼吁歐洲“削減對美國安全保護的依賴”,但歐洲防務合作推進遲緩,多數國家依舊仰仗美國軍事支持。烏克蘭危機中,歐洲軍工產能遠不能滿足需求,最終還是得向美國求助。
經濟層面也是如此,美國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以高額補貼吸引歐洲企業赴美投資,導致歐洲產業面臨“空心化”風險。
馬克龍曾憤怒指責該法案“損害歐洲利益”,但歐洲卻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這種“盟友”關系的不對等性,使得歐洲越來越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國同樣存在巨大風險。
從諸多上述方面來看,美國給歐洲諸國帶來的威脅遠甚于中國,即便如此,馬克龍仍稱不會將中美等量齊觀,其國際立場昭然若揭。
歐洲的出路
8日那天,馬克龍置身于英國議會大廳,身后有兩幅展現英法百年戰爭的油畫,他卻倡導兩國拋開歷史恩怨,攜手應對全球挑戰。這種象征性的場景,某種程度上也映射了歐洲當前的處境,歷史包袱沉重,但現實又迫使各國必須攜手合作。
針對歐洲過度依賴中美這個問題,馬克龍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讓歐洲國家“聯手”,即在防務、科技和產業政策上減少對外依賴,同時加強歐洲內部的團結,但這些計劃看似美好,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歐洲內部的利益分歧是最大障礙,德國更關注工業競爭力,東歐國家則優先考慮安全議題,南歐國家則希望獲得更多經濟援助,這種分化導致歐盟很難形成統一的對華或對美政策。
就拿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問題來說,德國和法國就存在明顯分歧,德國車企依賴中國市場,因此反對過度施壓,而法國則希望保護本土產業。
如今,面對中美博弈的復雜局面,歐洲能否真正走出一條“戰略自主”的道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內部能否達成共識,并在關鍵領域實現實質性突破。
馬克龍的訪英演講,本質上是一次外交姿態的展示,他試圖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但歐洲的現實困境并未因此改變。無論是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還是依賴中國的市場與供應鏈,歐洲都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從長遠來看,歐洲的戰略自主能否實現,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歐洲國家能否真正團結一致,減少內部分歧,二是能否在關鍵領域擺脫對外依賴。目前來看,這兩點都充滿挑戰。
中歐的經濟互補性依然強勁,如果歐洲能夠頂住外部壓力,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對華關系,或許能在中美博弈中找到更大的戰略空間。
主要信源
馬克龍放言擺脫對中美“過度依賴”,還扯上“子孫后代”——觀察者網2025-07-09
社評:法國議會這份報告,值得歐洲人細品——環球時報2025-07-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