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當中國商務部在6月28日擲地有聲地警告“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換取關稅減免”時,國際社會都聽到了這份堅定。然而短短數日之內,東南亞接連上演了令人錯愕的戲碼——繼越南在7月2日簽下那份被貼上“歷史性”標簽實則暗藏殺機的貿易協議后,柬埔寨政府于7月4日宣布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這兩個國家以近乎繳械的姿態投向美國懷抱,全然不顧中方的嚴正立場,無異于在經濟戰場上向中國背后捅刀。
7月2日,特朗普高調宣布的美越協議堪稱一場不對等的交易:越南輸美商品關稅雖從最初威脅的46%降至20%,代價卻是徹底的經濟主權讓渡。美國商品零關稅涌入越南市場,從農產品到飛機無所不包,甚至美國海關可直接入境稽查,這無異于在越南國土上建立“經濟治外法權”。更險惡的是那項40%的“懲罰性關稅”條款——任何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都可能被狙擊,解釋權完全捏在美國手中。
特朗普(資料圖)
越南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其對美出口總額中約33%(價值450億美元)實為中國商品經簡單加工轉口。新協議強迫越南企業實現40%本地化率,實質是要斬斷中越產業鏈的臍帶。就在協議墨跡未干之時,越南于7月6日突然對中國熱軋卷鋼征收27.83%反傾銷稅。這種精準配合美國意圖的舉措,將中國商務部“誰出賣中方利益必遭反制”的警告置于何地?
僅僅兩天后的7月4日,柬埔寨副首相孫占托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助理代表薩拉·埃勒曼在線上握手言和。盡管具體稅率尚未公開,但特朗普政府曾威脅對柬埔寨征收東南亞最高的49%對等關稅。這對柬埔寨而言堪稱滅頂之災——2024年柬埔寨出口總額262億美元中,近四成商品銷往美國。為保全紡織業等命脈產業,金邊政府極可能在擴大進口美國產品等方面作出重大讓步。
柬埔寨的協議如同罩著面紗的利刃。參考越南協議中的“轉運狙擊”條款,柬埔寨極可能面臨類似枷鎖。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正將越南協議包裝成“模板”加速推向印度、泰國等國,意圖在東亞復制“去中國化”的供應鏈圍堵鏈。
越南(資料圖)
站在越南與柬埔寨的立場,這種看似“生存性讓步”的選擇有其無奈。越南對美出口占其總量30%,柬埔寨更是高達40%,面對美國關稅大棒,兩國短期談判籌碼確實有限。但深究其經濟結構便會發現危險軟肋:越南60%的電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賴中國供應;柬埔寨制造業同樣深度嵌入中國供應鏈網絡。這種自斷臂膀的“脫鉤”,無異于為解眼前之渴而掘斷未來水源。
更諷刺的是,當越南向美國完全敞開人均GDP不足其1/20的零關稅市場時,美國商品真會如潮水般涌入嗎?現實是耐克等跨國企業已在將產能遷往墨西哥,越南本土制造業反而面臨空心化危機。這種“投降”不僅犧牲長遠利益,更將自己綁上美國地緣博弈的戰車。
當某些國家盤算著“左右逢源”時,中國手中的反制工具箱早已悄然開啟。首張王牌便是稀土——全球80%稀土加工產能掌控在中國手中,從無人機電機到導彈制導系統的高性能磁鐵皆賴此資源。越南對中國高達2052億美元的貿易依存度(2024年數據)更是天然杠桿,通過調整進口結構便能對其施壓。
越南(資料圖)
更具戰略縱深的反擊來自區域合作網絡。RCEP框架下中國正加速中間品出口,在越南建設跨境園區推廣“中國技術+越南制造”新模式。當美國強推“40%本地化率”時,中國以技術標準、產業協同構建的隱形護城河依然牢不可破。
美國的關稅武器看似斬斷了幾條供應鏈,卻暴露了其霸權邏輯的致命傷——全球產業鏈從不是單邊征服的棋盤。越南簽下“開放從未開放市場”的協議時,柬埔寨追隨的腳步聲里,中國反制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然高懸。當特朗普們為短期戰術得分歡呼時,中國正以技術自主破封鎖、以市場韌性塑規則。歷史終將證明:犧牲他國利益換來的“安全區”,終將被時代洪流沖垮;而握緊發展命脈、捍衛公平貿易的力量,才是撬動全球經貿新秩序的真正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