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本來沒打算寫這個的。怕被人說矯情。
但前兩天一個朋友發朋友圈,說他女兒的幼兒園畢業典禮,要交3200塊,還不含攝影……我心里咯噔一下,仔細一問,這還不算多的,隔壁那個雙語園,收了將近5000。
是的,一個6歲小孩的畢業典禮。
他說這話的時候有點小心翼翼:“我不是說不能出錢啊,就是……感覺壓力有點亂七八糟的。”
其實我太懂了。
我們家樓下的華英新城也有幾戶今年孩子升小學,江南幼兒園一班家長群里,據說統一定制畢業服、畢業紀念冊,還有特邀主持人、入場儀式、氣球拱門拍照區……總共打包2980元,關鍵還不能退,因為是“統一交款制作”。
我看截圖都驚了,主持人干嘛用的?孩子講話還要專人控場嗎?
但你說能不交嗎?老師那邊說得也挺“體面”的,說為了孩子留下美好童年回憶,還提醒家長“不要掉隊”。
2025年5月,南都教育頻道做過一次抽樣調查,在北京、蘇州、杭州、成都等9個城市共抽樣223所幼兒園畢業班,其中超過62%的園所設有“畢業典禮統一繳費”,人均支出區間在1200~4500元不等(來源:南都教育頻道《2025年幼教現象觀察》P9)。
甚至一些民辦園,還以“儀式感”為賣點,對家長進行“溫情勸導”——我朋友就說她園長發了近20張往年照片,配文“孩子只畢業一次”。
但畢業一次能不能簡單點?我真不是不想讓孩子快樂,就是……快樂能不能別這么貴?
說到底,這不就跟婚禮現場似的,卷場地、卷布置、卷效果圖,最后錢從誰兜里掏出來?還是家長。
我不是不支持儀式感啊,誰不想給孩子一個體面又浪漫的結束。但這事兒其實很難說“自愿”——你不交錢,孩子不參與,站在臺下看別人表演?換你你受得了嗎?
我有個親戚住在萬春小區,她兒子幼兒園畢業那年她實在沒錢,就托班主任私底下問問能不能不參加拍照,結果第二天她兒子就跟她說:“媽媽,老師說我可以站邊上,不用拿相冊。”
說著說著她就哭了。
——不是因為委屈,是因為那個站“邊上”的感覺,太難受了。
所以你說,孩子到底需不需要這些東西?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每次要繳錢的時候,我們都不太好意思說“不”。
要是政策上能給點提示或者標準,比如限價、透明清單、可退機制,是不是也能讓家長心理沒那么堵?畢竟這種“自愿”的支出,看著體面,其實讓不少家庭,嘴上笑,心里揪。
就這樣吧。
我只是個普通人,有點窘,有點難為情,但我覺得說出來,也不是什么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