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那幫人還在為重啟伊朗核協議吵得不可開交,胡塞武裝這邊突然就動了手,在紅海用10枚精準制導武器整出個大場面,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
有艘從中國珠海港出發的巨型貨輪,裝著六點三萬噸化肥和鐵礦,在爆炸聲里沉進了紅海,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放話:“只要是以色列及其盟友的船,敢挑戰封鎖令就得沉。”
可這船到底是哪個國家的?那艘被炸沉的船,到底裝沒裝中國的貨呢?
全球貿易正遭遇一場看不見的“堵塞”,堵點就在紅海,這片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關鍵海域,如今成了動蕩的焦點。
有艘叫 “魔幻海洋號” 的貨輪,從中國出發,滿當當裝著貨物往埃及開,結果沒到地方就沉進了紅海,這可不是什么海難,也不是被海盜打劫,而是遭了一場準頭特別高的軍事打擊。
下手的是也門的胡塞武裝,他們用的不是高科技武器,而是成本只有五百多萬美元的無人機和導彈,卻成功擊毀了一艘價值2500萬美元的船。
這艘船表面上沒什么問題,利比里亞注冊、希臘公司運營、從中國啟航,看上去是標準的全球化貨輪,但胡塞武裝調查得清清楚楚:它背后與以色列存在商業聯系,這才是他們下手的真正原因。
他們不是隨意襲擊,而是在用軍事手段傳達一個強烈信號:只要和以色列有瓜葛,不管你掛哪個國家的旗幟,開船的是哪國船員,都有可能成為攻擊目標。
這一策略立刻在全球航運圈引發震動,因為如今的國際貿易鏈太復雜了,船只、貨物、公司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沒人能保證自己跟以色列毫無關聯。
這種“連坐式打擊”,直接讓無數船東、物流公司、保險機構陷入恐慌。誰都不敢再輕易穿越紅海。
更難對付的是,胡塞武裝不僅打船,還在“做生意”,他們控制了進出紅海的咽喉曼德海峽,并開始向過往船只“收保護費”,據估計每個月他們通過這條“水上通行稅”可能收入高達2億美元。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爭,而是一種全新的混合打法:用低成本的軍事手段,實現持續性的經濟收益,甚至左右全球航運布局。
別以為胡塞武裝只是會打打商船、搞搞封鎖,他們的軍事硬實力同樣讓美軍頭疼。
最近幾天胡塞武裝頻繁出動無人機,直奔美國航母“打招呼”,而美軍艦隊居然不得不向紅海以外后撤,退避幾百公里,避免直接交火。
這意味著這些曾被視作“海上霸主”的航母,如今也不敢在胡塞眼皮底下硬撐了,胡塞武裝還宣布,他們用一種名為“巴勒斯坦-2”的高超音速導彈攻擊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
這種導彈飛行速度超過8倍音速,并能在終端階段臨近目標時突然變軌,讓攔截系統根本反應不過來,即使是美國自豪的“宙斯盾”防空系統,也對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導彈無可奈何。
過去美國一直把航母當成“漂浮的國土”,是隨時隨地投送武力的象征,但現在這塊“國土”居然被一支地方武裝逼得連紅海都不敢靠近。
不僅如此,胡塞還大量使用廉價的“沙希德”無人機,這些小型無人機低速、低空,像蒼蠅一樣嗡嗡作響,卻很難被雷達捕捉,面對這種“蟲群戰術”,再先進的防空系統也束手無策。
胡塞的打法更不是胡亂瞄準,他們攻擊商船時,一套流程清晰得像流水線,先用導彈精準癱瘓關鍵部位:控制室、機艙、動力系統。
緊接著無人艇或者自殺式無人機補刀收尾,整個過程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這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成體系、標準化、演練過的實戰方案。
美方情報人員私下承認,這支武裝力量已經不是普通的“山地游擊隊”,他們有戰略、有組織、有分工,甚至掌握了不少高端裝備,正在逐步進化成一支“準正規軍”。
隨著胡塞武裝在紅海頻頻出手,全球注意力也悄悄轉向了他們背后的“支持者”伊朗,近期每次在胡塞發動襲擊前,往也門的貨運都會突然增多。
襲擊發生后,胡塞的聲明用詞、口氣又和伊朗外交部驚人一致,這些“巧合”,怎么看都不像巧合。
但如果簡單地說胡塞只是伊朗的傀儡,那就太低估他們了,這支武裝力量不僅掌握了軍事手段,更學會了打“政治牌”。
每次要動手的時候,他們都會先聲明,這么做是為了 “支持巴勒斯坦反抗壓迫”,這個口號在阿拉伯世界號召力特別強。
許多國家即使不認同他們的手段,也很難公開站出來反對,美國幾次試圖在聯合國推動譴責胡塞的動議,結果都沒能拿到足夠的支持票。
胡塞更聰明的是和伊朗的“遠近之道”,他們接受伊朗的技術援助,裝備先進,卻又保持表面上的“獨立”,讓伊朗可以一句“不是我干的”撇清干系。
這種模糊邊界,既保護了伊朗,也賦予胡塞更大的行動自由,就像一個人用朋友的信用卡買東西,朋友卻能說:“我沒參與。”
胡塞在輿論戰上也極有經驗,美軍每次空襲也門多少會造成平民傷亡,而胡塞就把這些畫面迅速傳播到社交網絡上,引導輿論指責美國“濫殺無辜”。
一來二去他們不但沒有因為襲擊行為失去支持,反而在本國和地區獲得更多同情和支持,這種“越打越穩”的局面,讓外界開始重新定義他們的戰斗方式。
美國眼下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要維持在中東的影響力,保護國際航運,另一方面派航母護航、攔截導彈,花費巨大,卻擋不住這些低成本無人機。
用幾百萬美元的防空系統去攔幾千美元的無人艇,本就是一場虧本的戰爭,而且美國艦隊不可能全天候護住所有貨船,這讓他們在盟友面前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沙特和阿聯酋已經開始質疑:美國到底還靠不靠譜?
白宮又正值大選年,出兵得三思,擴大沖突更是風險極高,結果就是現在的美國,一邊說要強硬展示軍力,一邊又怕局勢失控,進退失據。
這場紅海風波已經說明一個問題:只要手段巧、成本低,即便是非國家武裝,也能撼動傳統霸權體系,而航母、導彈等冷戰時代的象征力量,也許真的撐不起這個新時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