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就跟被牛舔了一口似的。”
夏季高溫預警,天氣又悶又熱,還沒動彈,就出了一身的汗,讓人想一直呆在空調屋里不動彈。
可有些有人卻在炎熱的夏天為了節省一點電費,因此住院。
除了老人“假節約”外,社會也冒出了“三大亂象”。
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比“假節約”更為離譜的亂象吧!
“假節約”
四十度的天,像個巨大的蒸籠,讓人渾身沒有力氣。
年輕人家中,空調一刻不停,每月電費大幾百。
而老年人的家里卻恰好相反,他們的空調遙控器就像一件易碎的古董,被小心翼翼地供著,輕易不動彈。
“開一天空調要花多少錢?”這是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
在他們看來,一度電五毛六,開8小時空調就是十幾塊,要是不開空調都能頓頓吃肉了。
"挺挺就過去了,我們年輕時沒空調不也過來了?"這也是老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
他們習慣了把"節儉"當勛章,卻不知道身體早已扛不住這樣的"考驗"。
在40℃的高溫天里,有些老人家里的空調卻是"擺設",唯一的降溫工具是臺電風扇,而且使用年限不短,只要能用,就不舍得扔,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
武漢有一位68歲的老人,為了省電費,白天在樹蔭下打盹,晚上靠濕毛巾降溫,某天突然意識模糊被送進醫院,診斷為熱射病,體溫超過42℃。
在ICU搶救了5天,花了8萬多,家屬拿著繳費單直嘆氣:"這夠開十年空調了。"
更讓人唏噓的是,很多老人被搶救過來后,還在念叨:"早知道這么貴,還不如在家硬扛。"
他們算不清這筆賬:每天10塊錢的空調費,和可能高達幾十萬的救命錢,到底哪個更劃算?
據北京急救中心數據,7月以來,熱射病接診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倍,其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60%。這些老人里,八成家里有空調,只是舍不得開。
冰箱里的"隔夜菜"
高溫天里的"隱形殺手",不只是不開空調。
冰箱里的剩菜剩飯,同樣在威脅著老人的健康。
可能是以前窮怕了,老人們都不舍得扔東西,只要聞著沒味,就不舍得扔。
覺得有冰箱,將剩飯菜放冰箱里就不會壞,熱一熱,第二天還能繼續吃。
南京有位李阿姨,她有個習慣,那就是不管剩多少菜,都要裝進保鮮盒放進冰箱。
"扔了可惜,熱透了照樣吃。"
某天中午,她吃了三天前的紅燒肉,下午就開始上吐下瀉,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輸液花了600多。
醫生說,高溫天氣下,細菌繁殖速度是常溫的5倍。
就算放冰箱,4℃以上的冷藏室根本擋不住李斯特菌的滋生,老人的腸胃功能弱,免疫力低,一旦中招就可能引發嚴重感染。
可老人們總有自己的邏輯。
"我吃了一輩子剩菜,不也沒事?"
他們不知道,這不是沒事,只是沒發現。
隨著年齡增長,味覺和嗅覺會退化,往往食物變質了也聞不出來,等察覺時已經晚了。
有位老人住院后,還跟護工炫耀:"幸虧我平時省,不然哪有錢看???"
這種把"省小錢花大錢"當智慧的想法,像個解不開的死結。
你跟他說"變質的菜不能吃",他反而覺得你不懂過日子。
老人的很多固有觀念,真的是難以改變。
商場成"避暑山莊"
當家里的空調成了"奢侈品",為了省錢的老人們開始尋找避暑地。
于是,商場、超市、圖書館這些有冷氣的公共場所,成了他們的"第二家園"。
每天早上8點,上海某商場還沒開門,門口就排起了長隊。
老人們帶著小馬扎、水杯和老花鏡,等到門一開,大家直奔休息區,占好位置就開始聊天、織毛衣、打撲克,直到晚上商場關門才離開。
"在這里吹一天空調,省家里幾度電,還能和老伙計聊天,多好。"65歲的王阿姨算得很清楚。
她每天中午會買個饅頭當午飯,花費3塊錢,卻能享受12小時的冷氣,在她看來這是"最劃算的買賣"。
鄭州某商場最近貼出通知:"非消費顧客請勿長時間占用休息區。"
起因是一群老人自帶面條到商場熱水間煮,還在過道里打牌,影響了其他顧客。
通知一出,有人罵商場"冷血",有人說老人"沒素質",爭執不下。
其實商家也有難處。某連鎖超市店長給記者算過一筆賬:7月空調電費5.8萬,比去年同期多了3萬,但客流量增加的銷售額只多了1.2萬。
相當于倒貼錢請人吹空調,再這樣下去真扛不住。
不過也有些"蹭涼"的人反而花了更多錢。
上海的周女士本來是去商場蹭空調的,結果看到夏季促銷,忍不住買了兩件連衣裙,花了800多。
被高溫改變的生活
這個夏天,生活習慣都被高溫重塑了。
往年七八月熱鬧的旅游景區,今年冷清了不少。
三亞某酒店經理說,7月客房入住率比去年降了40%,"誰愿意頂著40℃的太陽去沙灘?光是從酒店到海邊,就能曬脫皮。"
取而代之的是"宅經濟"的爆火。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空調銷量同比增長150%,西瓜銷量增加2倍,涼席、冰墊等商品賣到斷貨。
有網友調侃:"以前夏天的快樂是旅行,現在是空調+WiFi+西瓜。"
家長們也犯了愁,暑假本想帶孩子出去看看,現在只能悶在家里。
外面太熱,游樂場不敢去,公園不敢逛,報了夏令營也因為高溫取消了。
更讓人擔憂的是,高溫還在持續,據氣象部門預測,這種極端天氣可能成為常態。
夏天還有近兩個月,要是老人們仍然不舍得開空調,身體出問題也是遲早的事。
當"避暑"變成生存必需,我們或許該重新思考:如何讓清涼不再成為奢侈品?如何讓老年人敢開空調。
畢竟,在40℃的高溫里,算錯一筆賬,可能就錯過了一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