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續多日的極端高溫天氣如同“烤爐”般籠罩法國,多地氣溫突破40攝氏度,84個省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這場酷熱不僅令超1000所學校被迫關閉,更讓缺乏空調的養老院老人面臨嚴重健康威脅。在這炎炎烈日下,法國政壇圍繞降溫措施,尤其是是否該大規模安裝空調,爆發了一場激烈且頗具諷刺意味的爭論。
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與盟友埃里克?喬迪在國民議會中高調呼吁發起國家“空調計劃”,提議優先為學校、醫院和養老院等公共服務機構安裝空調。勒龐言辭激烈地宣稱:“現在是法國推出大型空調設備計劃的時候了。若我能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上臺后將立即啟動該計劃。”她毫不留情地抨擊現政府,直言官員們身處裝有空調的辦公室和車輛中做決策,卻讓普通民眾在無空調的建筑物里飽受酷熱煎熬,“對于這些所謂的法國精英來說,這類緊縮政策總是留給中下階層和工人階級。”
然而,勒龐的這一提議,遭到了來自左翼及綠黨的猛烈攻擊。法國生態轉型、生物多樣性、森林、海洋和漁業部部長阿涅絲?帕尼耶-呂納謝痛斥勒龐的提議“無知且無能”。她強調,現行法律雖已確保養老院為老人提供防暑降溫服務,但絕不能在所有場所都安裝空調,否則將加劇全球變暖問題,直言勒龐的方案糟糕透頂。法國前總理加布里埃爾?阿塔爾則認為,當前應對高溫的重點應放在改善建筑隔熱設計上。綠黨議員桑德里娜?盧梭的觀點更為激進,她建議民眾回歸傳統降溫方式,稱“恢復使用風扇和百葉窗是更可持續的選擇”。
這一爭議背后,是法國長期以來倡導的能源與環保政策在現實高溫考驗下的尷尬處境。一直以來,法國大力提倡節能減排,試圖在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在這種理念下,空調常被視為噪音大、昂貴且反自然的設備,不僅會產生溫室氣體,還與法國人堅韌的刻板印象相悖。數據顯示,法國家庭空調安裝率僅為25%,遠低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40%。2021年的一項民調顯示,48%的法國人反對安裝空調,認為其破壞環境。去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奧運村是否安裝空調也曾引發巨大爭議。
可如今,極端高溫天氣頻繁來襲,現實的酷熱讓民眾的健康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在這樣的危機面前,所謂的環保理念似乎變得有些蒼白無力。當老人們在養老院中因酷熱而生命垂危,當學生們因高溫無法正常上課,此時還在糾結空調是否環保、是否符合能源政策,實在是一種諷刺。如果法國政府真的如此堅定地推行能源與環保政策,那在面對當下的高溫危機時,就不應僅僅停留在對空調的反對上,而應拿出更切實可行、能迅速緩解民眾痛苦的措施。然而,除了強調傳統降溫方式和建筑隔熱等短期內難以見效的方法外,他們似乎并無更好的對策。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法國在國際上對待其他國家的新能源產業時,卻并非如此“堅守原則”。此前,法國等歐洲國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設置重重障礙,試圖限制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理由卻與環保、能源等無關痛癢的問題掛鉤。這種“雙重標準”,與他們在國內面對空調爭議時的表現如出一轍,表面上打著環保、能源的旗號,實則背后隱藏著復雜的政治與經濟利益考量。在真正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高溫危機時刻,法國政府內部還在為是否裝空調而爭論不休,卻忘了那些在酷熱中受苦的普通民眾,這無疑是對其所謂“能源政策”和“為民服務”理念的一記響亮耳光。
未來,法國究竟是會在高溫的逼迫下,打破對空調的“禁忌”,還是繼續在能源政策的框架內掙扎,以犧牲民眾舒適度為代價維持所謂的環保形象,這場政壇激辯的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