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臺偽政府又搞了一個大動作,偽臺防務部門高調宣布,今年的“漢光41號”軍演將創下歷年之最,征召2.2萬名后備軍人參與長達10天9夜的實兵操演,并首次驗證一個旅級后備部隊的動員能力。
更引發爭議的是,演習首次設定“2027年大陸攻臺”場景,臺偽軍宣稱將采用“無劇本”形式驗證巷戰能力,重點演練臺北等城市的巷戰課目,臺政客郭正亮直斥此舉是“要讓臺灣血流成河”。
戰略焦慮的背景:賴清德的政治困局
賴清德推動這場軍演的核心動機,說白了就是“轉移矛盾”。從政治層面看,他的執政根基正在搖搖欲墜。最近臺灣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顯示,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已經跌到44.7%,不滿意度高達46.8%,信任度也大幅下滑。
這背后有兩大導火索:一是他子女被爆擁有海外巨額資產,引發民眾對“特權階層”的強烈不滿;二是他主推的“團結十講”政策,被國民黨痛批為“借團結之名行分裂之實”。
所謂“團結十講”,本質上是賴清德試圖構建“臺獨敘事”的理論包裝。他在首場演講中宣稱臺灣“自古獨立”,甚至歪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聲稱“臺灣主權屬于2300萬人”。這種顛倒黑白的言論,不僅遭到大陸的嚴厲駁斥,連島內學者都看不下去,指出其“歷史敘述漏洞百出,法理邏輯自相矛盾”。
更諷刺的是,賴清德本人是漢族血統,卻試圖用少數族群的起源否定臺灣與大陸的整體關聯,這種“以偏概全”的手法,徹底暴露了“臺獨”論述的蒼白無力。
在民調低迷、輿論批評聲浪高漲的情況下,賴清德急需一場“政治秀”來轉移焦點。而“漢光軍演”正好提供了這樣的舞臺。通過渲染“大陸威脅”,他試圖將民眾的不滿情緒引向外部,同時塑造自己“捍衛臺灣安全”的強硬形象。
但這種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因為軍演帶來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實實在在的恐慌。臺政客郭正亮就直言,演練巷戰就是“要讓臺灣血流成河”,這種把民眾當“人肉盾牌”的做法,只會進一步透支賴清德的政治信用。
軍事困境的現實:無劇本巷戰的虛與實
臺當局這次軍演主打“無劇本實戰化”,聲稱要檢驗巷戰能力,但實際上卻暴露出三個致命問題。
首先是戰略定位的錯亂。臺軍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人口密度高,根本沒有適合打巷戰的城市。一旦進入巷戰階段,意味著海空軍已被殲滅,僅靠陸軍在城市廢墟中抵抗,不僅無法扭轉戰局,還會導致大量平民傷亡。
更嚴重的是,臺灣的基礎設施完全經不起戰爭消耗——天然氣戰備存量只有7天,石油僅夠維持2周,電力和供水系統一旦被破壞,整個社會將陷入癱瘓。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持久作戰”不過是一句空話。
其次是裝備與訓練的脫節。臺軍雖然從美國引進了一些先進裝備,但實際戰斗力卻令人堪憂。以此次參演的后備旅為例,他們平時主要負責新兵訓練,戰時承擔地區守備任務,裝備以步兵輕武器為主,雖然計劃采購700架微型無人機,但目前尚未形成戰斗力。
更尷尬的是,臺軍歷史上的“漢光演習”屢屢出現烏龍事件:導彈脫靶、魚雷失控、甚至傘兵訓練時因陣風摔傷等事故頻發。這種“演習即演戲”的傳統,讓人很難相信此次“無劇本”演練能真正提升實戰能力。
最關鍵的是人力短缺的困境。臺軍志愿役人數2024年已降至15萬人,為2018年以來新低,基層士官和士兵嚴重短缺。為了湊人數,臺當局不得不降低招兵標準,但年輕人根本不買賬,紛紛批評民進黨“破壞兩岸關系,增加戰爭風險”。
此次征召的2.2萬后備軍人中,大部分是缺乏實戰經驗的平民,即便接受14天的新制教召,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戰斗力。更諷刺的是,美軍雖然派了近百名教官來臺指導,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反而凸顯出臺軍對外部支援的嚴重依賴。
政治博弈的困局:美臺關系的脆弱性
賴清德當局推動軍演的另一個深層動機,是試圖向美國“表忠心”,換取更多的政治支持。但現實卻殘酷地打臉——美方不僅拒絕承諾協防臺灣,還在背后不斷“挖坑”。
從軍事層面看,美國雖然向臺灣提供了一些裝備和訓練支持,但始終將臺灣視為“棋子”而非“盟友”。例如,此次軍演中,美軍印太司令部“聯五(J5)次長”巴格倫高調與會,坐在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身旁,表面上是“支持”,實則是在向大陸傳遞“美臺軍事勾連”的信號,進一步激化兩岸矛盾。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方近年來不斷鼓動臺灣“全民皆兵”“延長役期”,其真實目的是將臺灣綁上“以武拒統”的戰車,而自己卻保留隨時抽身的余地。
正如臺軍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言,美國要求臺灣學習以色列的動員模式,但以色列有36萬預備役可在24小時內投入戰斗,而臺灣的后備旅連基本的裝備和訓練都難以保障。
從民眾心理看,56.2%的臺灣民眾認為“無美軍支援則無法抵擋大陸”,這種對外部力量的過度依賴,恰恰反映出臺當局在戰略上的無能。更諷刺的是,當賴清德在島內鼓吹“臺獨”時,美國卻在國際場合反復重申“一個中國政策”。
例如,美國總統拜登雖然多次放話“協防臺灣”,但每次都遭到中方的嚴正交涉,最終不得不回到“不支持臺獨”的表態上。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做法,讓臺灣民眾逐漸看清了美國的真實嘴臉——所謂的“保護”,不過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的政治工具。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最受傷的還是臺灣普通民眾。他們既要承受軍演帶來的經濟負擔(僅后備軍人的征召和訓練就需耗費巨額財政),又要面對戰爭風險加劇的心理壓力。而賴清德當局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將整個臺灣推向危險的深淵,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最終必將遭到歷史的審判。
信息來源:
民調顯示:賴清德滿意度再創新低 參考消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