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2025年7月9日,河北傳媒學院“愛國希望種子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踏上紅色場館尋訪之旅,先后走進河北省博物院與石家莊解放紀念館。團隊成員在一件件珍貴文物前駐足凝視,在一幕幕復原的歷史場景中沉浸式感悟,在接受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禮的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宣講儲備更鮮活的故事與更飽滿的情感。
省博觀史:文物無聲訴烽火
在河北省博物院,“愛國希望種子”實踐團隊參觀了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特設的“山河永固,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革命文物展”。斑駁的軍裝、磨損的武器、泛黃的家書、珍貴的文件,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如一部厚重的歷史書卷,無聲卻震耳欲聾,靜態卻蘊含磅礴力量,生動再現了晉冀魯豫根據地創建、壯大、直至勝利的艱苦卓絕與氣壯山河。
隊員們隨后步入《抗日烽火-英雄河北》主題展廳。該展廳內容以烽火狼煙、日軍暴行、河北敵后抗戰和偉大勝利分為四個單元,在1300平方米的展陳空間內,通過240余件文物與350余幅歷史圖片系統勾勒圖景:既講述長城抗戰,以及標志全民族全面抗戰的盧溝橋事變,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窮兵黷武、殘忍成性的侵略暴行;也細致展現河北敵后抗戰的偉大斗爭精神,熱情謳歌還我河山的勝利喜悅。從“九一八”事變后國土淪喪的烽火狼煙,到日軍侵華的殘酷暴行,再到河北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的偉大斗爭,完整呈現出燕趙大地作為華北抗戰主戰場的壯闊歷程。展廳前言中“前仆后繼,以不屈意志重鑄民族精神鋼鐵長城”的銘文,深深烙印在隊員心中。
隊員們隨后步入《抗日烽火-英雄河北》主題展廳。該展廳內容以烽火狼煙、日軍暴行、河北敵后抗戰和偉大勝利分為四個單元,在1300平方米的展陳空間內,通過240余件文物與350余幅歷史圖片系統勾勒圖景:既講述長城抗戰,以及標志全民族全面抗戰的盧溝橋事變,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窮兵黷武、殘忍成性的侵略暴行;也細致展現河北敵后抗戰的偉大斗爭精神,熱情謳歌還我河山的勝利喜悅。從“九一八”事變后國土淪喪的烽火狼煙,到日軍侵華的殘酷暴行,再到河北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的偉大斗爭,完整呈現出燕趙大地作為華北抗戰主戰場的壯闊歷程。展廳前言中“前仆后繼,以不屈意志重鑄民族精神鋼鐵長城”的銘文,深深烙印在隊員心中。
解放館追憶:“開國第一城”的光輝
實踐團隊第二站抵達石家莊解放紀念館,展廳二以“開國第一城”為主題。這里詳盡展現了石家莊的解放戰役,作為解放戰爭時期采用攻堅戰術奪取的第一座城市,展廳分為多個部分,包括“戰役決策”“戰役經過”“戰役勝利”等板塊,借助豐富實物、圖文史料及雕塑,全面了解解放石家莊的全過程,多媒體立體化場景重現,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先輩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場景。
青春傳承:于無聲處汲取力量
本次深入兩館的學習實踐,對“愛國希望種子隊”成員是深刻的思想淬煉。革命文物的記憶與解放歷程的精神,形成強大紅色磁場。團隊成員們說,作為河傳學子,會深挖紅色資源,后面宣講采用孩子們易懂的方式進行創新講述,讓革命故事鮮活起來,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河北傳媒學院學子正以實際行動,把愛國情懷熔鑄于血脈,將強國志向轉化為腳踏實地的奮斗,讓青春在傳承紅色薪火中綻放絢麗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