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外長王毅去法國談合作,和總統馬克龍說得好好的,法國要跟中國一起搞多邊主義,反對美國霸權。馬克龍還說要來中國訪問,中法要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這些領域加強合作。誰想到王毅的飛機還沒落地,法國官員就開始吐槽中國了。
法國財政部長隆巴爾在普羅旺斯開會時放話,說中國制造業太厲害了,歐洲工廠要是讓中國進來,都會垮臺。他還叫囂歐洲必須對中國產品設貿易壁壘。另一個工業部長也附和說,中國現在產能過剩,轉移過來威脅法國企業。
中國商務部直接出手了,宣布從7月5日起對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一征就是五年。法國人慌了,因為中國市場買走了他們99%的白蘭地。光靠美國撐腰搞貿易保護,結果自家特產反而賣不動了。
這事其實跟中美貿易戰有關。美國搞高關稅,中國產品轉戰歐洲市場,法國人不敢和美國硬剛,就把氣撒到中國身上。但中國這招反制很精準,專門針對法國經濟命脈。
有意思的是,中國留了后門。如果法國同意降價或者調整價格,可以免征關稅。這說明中方既想警告法國,又不想徹底撕破臉。畢竟中法在電動車電池這些領域還有合作空間。
現在法國紅酒商們壓力山大,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買家,現在要加稅了。他們只能想著開拓其他地方,但運費高不說,品牌知名度也不如在中國響亮。
美國一直攛掇歐洲對中國設限,結果歐洲自己先亂了套。法國政客一邊喊合作,一邊喊抵制,到底想干嘛心里沒數。全球化下各國利益糾纏,搞貿易壁壘早晚把自己困死。
這事反映出歐洲現在很尷尬。既要靠美國安全保護,又要跟中國做生意,可兩邊都得罪不起。法國政府內部分成兩派,一個想搞好經貿,一個想討好美國,結果弄得里外不是人。
中國這次出手快準狠,用貿易手段直接打臉法國。但又不完全封鎖市場,給對方留了緩和余地。這種策略既展現了實力,又不讓矛盾激化,估計后面雙方還會繼續磨合。
法國國內現在鬧得挺大,工廠擔心訂單,政府忙著滅火。這場風波背后,其實是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各國的算計和無奈。誰都說全球化好,真遇到利益沖突時,大家還是先顧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