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以來,隨著俄烏和談遲遲沒有推進,俄羅斯總統普京終于失去了耐心,決心對烏克蘭發動最后一戰。自6月以來,俄軍開始在烏東及俄烏邊境大規模集結,依靠強大的火力持續推進戰線。而在俄軍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俄羅斯的盟友也非常給力。繼朝鮮決定增派部隊赴俄參戰后,又一個國家出兵助力俄軍。
近日,一支老撾人民軍工兵隊跨越5000公里奔赴俄烏邊境庫爾斯克雷區,與朝鮮軍隊共同執行掃雷任務。老撾也成為繼朝鮮之后第二個公開軍事援俄的國家,并在庫爾斯克前線與朝鮮人民軍士兵實現歷史性會師。
作為中國的鄰國,老撾在國際舞臺似乎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而對于此次出兵俄羅斯,老撾有充沛的法理支持。因為早在2024年3月,俄羅斯與老撾就簽署了軍事協議,其中明確包含了“聯合排雷”的條款。因此,老撾和朝鮮一樣,同樣是出師有名。雖然說老撾的軍事實力一般,但在排雷領域卻有著成熟的經驗。數據顯示,在20世紀60-70年代的越戰期間,美軍對老撾先后發動超58萬次轟炸,投下約2.7億枚集束炸彈。
雖然戰后老撾持續進行排雷,但截至2023年,其境內依然殘留約8000萬枚未爆彈藥,老撾也成為全球人均未爆彈藥密度最高的國家。反觀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經歷了俄烏雙方的血戰后,這里雖然被俄朝聯軍收復,但殘留的未爆彈藥數量龐大,不僅影響著俄軍的后勤補給,還阻礙了戰后重建。因此,老撾工兵部隊的加入,對于俄羅斯來說是雪中送炭。
當然,老撾此次派兵入俄,絕不是僅僅出于盟友義務,而是因為俄羅斯付出得足夠多。在幫助老撾軍隊裝備升級方面,俄羅斯大手筆不斷。包括4輛T-72B3坦克、兩套“道爾-M2”防空系統在內,這批俄式裝備的價值就相當于老撾年軍費的15%。此外,復制了俄朝合作模式,俄羅斯和老撾還通過“石油換排雷”的合作,規避了美元結算風險。更為重要的是,老撾自此也獲得了俄羅斯這個超級軍事強國的“大國保護傘”。
早在去年10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與老撾主席通倫·西蘇里就將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伙伴”層面,俄羅斯也承諾為老撾提供安全庇護。在獲得老撾的支持后,普京也亮出了一張讓西方國家忌憚的底牌。此前,1.2萬朝軍以《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為法律依據,在庫爾斯克戰役中一戰成名,幫助俄羅斯收復失地,讓烏克蘭和西方失去了談判桌上的底牌。如今,老撾進一步填補戰略縫隙,老撾工兵部隊在距離俄烏前線不遠的高危地帶作業,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戰價值。
此外,俄羅斯還將“朋友圈”延伸到了拉美地區。據西方媒體報道,目前古巴派出的2000人醫療隊已經進駐頓河沿岸,委內瑞拉派出的無人機工程師也到達了莫斯科。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一直采取封鎖、孤立的政策,而如今,俄羅斯卻通過一系列軍事外交合作,實現了三大洲聯動,給了美西方國家響亮的耳光。
反觀烏克蘭,如今的外交困境持續升級,西方國家的軍援力度已經大不如前,更多的僅僅是道義聲援。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始保持中立或直接聲援支持俄羅斯,這讓戰斗民族的破冰行動越來越順利。不得不說,自從普京選擇“向東看”,俄羅斯就逐步扭轉了局勢。畢竟,在陣營重組時代,一根杠桿足以撬動地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