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三環斟茶員
一
YU7爆單后,雷軍在直播里說:“如果大家急著用車,我覺得國產新能源車都還不錯,比如明天將發布的小鵬G7、月底將發布的理想i8,當然,Model Y(參數丨圖片)也不錯。”
Model Y是連續霸榜的中國純電SUV老牌王者,YU7則是18小時鎖單24萬坐火箭晉級的新王者。
小鵬G7在7月3日發布,9分鐘鎖單1萬臺,這也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但在YU7的風頭面前,何小鵬選擇了低調。就產品角度,小鵬G7誠意很足,實用性很高的基礎上又有兩大領先科技配置,最大的問題是外形平庸。
理想i8將在本月發布,顧名思義,這是與理想L8一檔的純電6座SUV,9月理想i6也會上市。理想L系列的輝煌,i系列想延續,理想MEGA的優勢,i系列也要繼承。經歷了去年mega的首發失利,理想純電路線的成敗在此一舉。
如果以單月銷量超2萬為標準,已經上桌純電SUV王者局的除了特斯拉和小米,還有一個玩家——零跑。零跑2025年6月銷量達4.8萬臺,純電SUV銷量在3萬檔。
家家都想擠進這個王者局。除了小鵬、理想外,吉利(銀河,極氪領克)、長安(深藍)、華為系、蔚來、奇瑞(icar)、廣汽(埃安、廣汽豐田)、寶馬、比亞迪、上汽……個個都在摩拳擦掌,只是有的還有一戰之力,有的則離牌桌越來越遠。
吉利、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在小型純電上取得了不少銷量,不過這種成績零跑、哪吒、奇瑞在幾年前都達到過。實踐證明,小型車能賺快錢,但很難轉化為品牌勢能,對王者局基本沒有影響,故拋開不論。
以上,便是當前中國純電SUV的格局。
二
2025是小鵬涅槃重生的第一年,年初我們寫了一篇文章,表達了對其勢頭的看好。7月3日晚,何小鵬披露了一組數字:小鵬汽車2025上半年交付了19萬7189臺,已經超過2024全年的交付量,海外銷量突破18701臺,增長了217%。
小鵬的逆襲是很成功的商業案例,只是在小米面前顯得不夠爽文。有網友戲言,小米在用蘋果的方法造車,而(現在的)小鵬在用小米的方法造車。
隨著小鵬用G7補上20萬級純電SUV的拼圖,這句戲言得到了鞏固,這的確是輛很有早期小米風范的車——配置高,算力強,跑分猛,但“公版造型”。
不過從汽車行業的角度,小鵬的做法又比較“舊勢力”——用同一個平臺底子快速推出多款甚至是拉皮換皮車,將一個價位區間高密度鋪滿,“多生孩子好打架”。吉利、奇瑞把這一套搞了十多年,已經玩到快反噬了。長城在10年前哈弗H6月銷5萬的好年景里,也是玩的這一套,各種版本sku多到連銷售主管都搞不清楚。
G7有著和G6一樣的2890軸距、前后輪距、底盤結構、輪轂配置以及完全同馬力的電機,和G6相差5毫米的寬、高,但卻有著和G9一樣的車長(4892mm,準確來說比G9還長1毫米,這讓G7做到了比G9還大的后備箱)。可以想見G7的研發效費比應該是很高的。
G7的出現,讓一部分G6和G9車主抱有微詞。
G7有比G6更大的車內空間,領先的智駕芯片,電吸門,后排座椅電調通風按摩,底盤上多了液壓襯套,以及CDC,售價只貴了兩萬。
G7有不比G9小多少的空間,領先的智駕芯片,少了方向盤電調,少了威巴克雙腔空懸,少了頂配雙電機和大電池,但價格便宜了整整7萬。
更不用說G7與華為合作的的ar hud,雖然有一部分人覺得儀表屏換hud是退步,但特斯拉已經用銷量證明,純電汽車用戶對科技感的接受度更高,甚至沒有儀表屏都行。
部分G6、G9車主對G7的“背刺”感,恰恰證明G7在20萬這個價位區間穿插精準。
小鵬G7的定價是19.58~22.58萬,小鵬G9的定價是24.88~27.88。而在各種消費補貼和終端優惠下,定價17.68~19.88萬的小鵬G6,目前是可以做到15萬+落地的。也就是說,小鵬在15到27萬價位區間的純電SUV領域里,已經編織出了一張高密度的網——要雙叉臂小車身的靈活,還是要更大的行李箱,更注重前排權益,還是后排舒適,喜歡空氣懸掛,或是疑慮其壽命更傾向機械螺簧,想要儀表屏或是想要HUD……都可以在這張網里各取所需。
小鵬現階段沒有布局大六座全尺寸SUV,這是一個在純電領域尚未取得市場認可的賽道,之后可能會用增程版來打,或是摸著理想i系列過河。
對有六座七座需求,或是預算更高的用戶,小鵬也能給出性價比相當高,銷量放在總MPV排行榜(包含燃油、混動、純電)里也有一戰之力的產品——售價35~40萬,曾多次登頂純電MPV銷量第一的小鵬X9。
精耕15到27萬檔,15萬以下有mona m03,35萬以上有x9,小鵬有著比較全面的純電體系,且每一檔都有銷量良好的產品,看起來,第四張王者局的入場券,小鵬穩拿?
不一定。
三
傳言李斌在年初內部會上摔了杯子,說:“我們差的不是4萬塊(指定價),是讓年輕人覺得開蔚來不酷了!”
小鵬的第一輛車是G3,但是讓小鵬成為“蔚小理”的車是P7。P7能火出圈,就是因為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是市面上唯一的“科技轎跑”。轎跑造型外面看起來酷,科技配置車內用起來酷,30萬落地的價位依然取得了相當銷量。
2024年3月小米SU7上市,很多小鵬P7車主驚覺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同樣是科技轎跑,同樣有高飽和度車漆,還有同樣“降級”的車內空間。P7改款P7i試圖加入剪刀門來強化“酷”,但在su7摧枯拉朽的勢頭下沒能突圍。
反觀這次發布的小鵬G7,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實用主義產物。顏值和G6差不多,說不上難看,但在車流里完全沒識別度。內飾比G6、G9年輕一點,但也屬于中規中矩不出錯。G7的科技感主要來自ARHUD和“L3級芯片”,不過后者尚未正式裝車,前者只有駕駛者自己才看得見。
總之,G7就像容易被發“好人卡”的那種類型,哪哪都不錯,就是提供不了情緒價值。而YU7僅憑顏值就會讓人沖動下單,甚至讓預算不足的用戶都覺得“也就”比G7多花了3萬“而已”。
這其實是件挺吊詭的事,挽救小鵬的兩款車型,第一是mona m03,其次是P7+,這兩款轎車顏值都不錯,至少不是“公版”造型——就算撞臉也是跟更貴更罕見的極星撞。行駛在路上,mona的雷神之錘車燈、P7+的屁股疊尾,識別度都很高。
2025年小鵬還會推出大改款P7,就目前披露的圖片看,又是輛高顏值酷轎跑。而不知何故,到了SUV上,小鵬竟展現出一種對成功路徑毫無依賴的姿態,三款車都完全放棄顏值而選擇空間與成本,門把手出風口之類的細節設計也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小鵬倒是還有一款造型別致、科技感強烈的MPV X9,但是價格又上到了35萬。
如果是因為研發周期時間差導致,那么小鵬應該快速調整過來。隨著車價的整體下調,10萬出頭就能買到剛需型中型車,現在消費者對20萬級別的車也要求情緒價值——且越年輕的消費者越傾向悅己——而小鵬這個品牌名與形象,和小米一樣必須依靠年輕人來攻城掠地,五到十年都不要想著去啃商務、中年市場,只會事倍功半。
G7發布的第二天,小鵬股價下跌7%,這大概能反映出某些情緒。如前所述,性價比不是小鵬的長遠發展之道,因為再“經濟適用”下去,就要面對純電SUV價格守門員零跑——而零跑在客單價這么低的情況下,還上車了激光雷達和主流芯片,還實現了季度盈利。何小鵬再怎么“壓榨”王鳳英恐怕也很難和零跑貼身肉搏。
蔚來和小鵬都宣稱要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而這個目標對小鵬來說其實遠不如“重新酷起來”重要,只有讓年輕人覺得酷的小鵬,才可能拿到純電SUV王者局的入場函。
四
從銷量、盈利、品牌溢價等綜合維度看,理想是新勢力品牌里無爭議的第一,將過去并稱的蔚來、小鵬甩開一個甚至兩個身位。但最近兩年,理想被華為貼身跟打,纏斗得相當難受,尤其是鴻蒙旗艦問界M9的銷量,已經日常超越理想旗艦L9——準確地說,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問界M9單款交付量超過了理想L9+L8+MEGA。
理想i8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們所知的是得益于純電布局,i8的車內空間會大于L8,甚至達到L9水平,定價會貼著L8的32.18-37.98萬,因為在雙電機四驅上不作妥協,可能會高二三萬——這也是目前最理性的推測,因為i8沒有競品要打,在它之前的所有全尺寸大六座純電SUV,都沒能取得銷量成功,i8沒有定低價的商業邏輯。
9月推出的i6,價格則會取決于i8的市場表現,因為i6會有單電機+磷酸鐵鋰電池版,所以一旦i8表現不及預期,i6向下的彈性更足。
以我的判斷,i8的產品表現取決于能復刻多少比例的MEGA。超出肯定不可能,MEGA home投入了大量資源,而且銷量剛有起色,讓i8去下克上MEGA不符利益。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細節和設計,但整體上會遵循已經分明的理想產品等級,在續航焦慮這個大型純電的核心痛點上,則會爭取超越mega水平。
作為被摸著過河的那塊石頭,i8一定會是款里程碑式的產品。如果成功,理想將同時擁有現在和未來,如果失敗,理想就要繼續陷入與華為的纏斗——并逐漸落入下風。MEGA首發不利時,李想在內部OA下“罪己詔”,說自己誤以為理想“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構建”。翻譯成外部能聽懂的話,就是他以為理想已經有了足夠的品牌力,足夠的口碑積累,結果最后發現沒有——關注理想的用戶比預期的更保守,而銷售賣得也比華為辛苦。
五
純電SUV的王者座席上,特斯拉已經端坐了太久,并且得益于對全球(而不是一國)科技精華的吸收,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只要馬斯克不出大事,特斯拉的品牌力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小米用顏值開路,用運動性能自證。SU7打出炸裂口碑,再由YU7承接了這份滔天流量,提前加冕為王。但小米的危機是容錯性低,無論是小米汽車,還是小米汽車董事長,都不能犯大錯。
零跑搶占下沉市場,并給自己賦予了合資屬性,成了草根之王。但是零跑無法高枕無憂——2025上半年,自己的價格舒適區間內出現了一些新變數,10.98萬起售的廣汽豐田鉑智3X上市3個多月,訂單超3萬;東風日產N7作為中大型電車,和零跑C01一樣11.98萬起售,上市50天收獲2萬訂單……老牌合資調整強化了本土化策略,正在強勢歸來。
很多車企高管都表達過做到前10乃至前5才有活路的觀點,細分到純電SUV,它是未來最大的一塊市場,是核心中的核心。
理想和小鵬離核心里的王座圓廳很近。
而華為、吉利、長安……以及看似玩票純電,其實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動力電池廠的比亞迪,離理想和小鵬也很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