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時代,如何聚焦民生“關鍵事”,辦好群眾“心頭事”?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稻城縣狠抓民生實事,在推進鄉村振興與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堅持借智借力、共建共享,突出“數字+智慧”,以數字鄉村建設為抓手,通過搭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基層治理的精準化和高效化,有效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村民暢享美好生活。
在稻城縣桑堆鎮綜合治理中心,村情民意正在數字鄉村治理平臺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播放。作為稻城縣數字鄉村建設的先行者,桑堆鎮正通過機制創新與線上線下融合,探索出一條“共治+智治”的特色鄉村善治新路。
在調解現場,桑堆鎮人民政府民政助理洛絨生根線下將村民反映的問題一一記錄,并通過系統實時分配給相關責任人。結合地方特色,洛絨生根和同事們還發揮雙語優勢,把政策法規、村務公開、重點工作拍成視頻,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傳到電視和手機等線上平臺。
為了讓數字紅利惠及每一位群眾,桑堆鎮打造了“數鄉E村”和縣政法委“碼上解”雙平臺。村民動動手指就能上報訴求、調解糾紛,鎮村干部“接單”處置,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高效響應閉環。桑堆鎮數字鄉村平臺還緊扣平安鄉村建設,接入了運營監控系統,監控點位和高空鷹眼覆蓋了村部、新型農村社區及進村路口。平臺以人員組成、房屋類別、特色農業等基本情況為基礎數據,以安防情況、群眾訴求申辦、人居環境積分兌換臺賬等為實時數據,這些數據通過大屏幕直觀展示,村貌民情一目了然,構建起覆蓋森林防火、防汛減災、環境監測的“天網”,村組干部在網上認領工作任務清單也變得清晰明了,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桑堆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陸玉環向記者介紹道:“過去防汛,全靠人力蹲守;現在,河道監控一旦發現水位異常,平臺會自動預警,我們立刻通過攝像頭遠程喊話,指揮撤離。”通過數字鄉村平臺,讓治理在線上提效率,線下保溫度,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服務零距離,有效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村民暢享美好生活。
中國電信稻城分公司負責人李曉蓉表示,目前致力于將可靠的技術能力轉化為鄉村治理的“硬支撐”。“從多個智能探頭的精準布控到特殊人群的智慧看護,電信將持續升級數字底座,讓更多的數字紅利惠及稻城鄉村振興的各個角落。”
截至目前,稻城縣桑堆鎮安裝99處電子監控點位,實時監測全村村貌;完成群眾微心愿18個,處理群眾上報問題16件,為群眾提供辦事服務186次,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30次,解決群眾訴求76件,化解矛盾糾紛6件,聚焦惠農政策落實、民生實事工程建設、弱勢群體救助、平臺反饋的群眾訴求等熱點難點32件,定期組織召開村民議事活動12件。
稻城縣計劃在多個鄉鎮開展數字鄉村治理模式試點,初步形成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的良好態勢。全縣范圍內搭建的信息化服務平臺不僅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還推動了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便利化。未來,稻城將逐步完善村級政務服務中心的數字服務功能,建立健全數字服務規章制度與業務流程,配備政務服務一體機、自助服務終端等智能服務設備,廣泛吸納志愿服務人員,參與和推廣針對農村特殊人群的業務導辦、協辦與代辦等服務,讓群眾共享數字智慧的紅利。
來源:稻城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楊雪
校對:馬儷伲???
責編:毛莉泓
審核:肖宵
監制: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