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也和美國學“壞了,想要大發戰爭橫財。
這不,最近看到中東局勢又緊張了起來,一些國家很興奮,在看到美國媒體爆料說以色列可能再次向伊朗動手后,他們更是準備將軍事裝備賣給中東一些國家。
但就在他們眼巴巴期待著中東國家的大訂單時,卻意外發現中東的軍火銷售正在發生變化。
過去各國傾向購買美國和歐洲的武器,如今中國制造的各種武器卻成為了他們的新選擇,這背后是中東國家在國防采購策略上的重要轉變。
他們不再青睞美國和歐洲的武器,將自家軍火超市的貨架進行了“大換血”。
畢竟以前買歐美的裝備,需要付出高昂的價格和各種附帶的政治條件,而中國的武器不僅質量不差,還沒有這么多條條框框。
這些國家又不傻,選擇哪一方進行購買自然不用說。
但這樣的話中東各國解決了軍事裝備問題,我國也得到了訂單,雙方皆大歡喜。
可原來的一些歐洲國家可不高興了,尤其是法國。
西方武器為何沒人愿買單了
這種買中國武器的風向轉變,要從中東老主顧們為何寒心說起。
美國貨好是好,但總夾帶私貨,F-35隱身戰機,可以說是全球空軍的夢中情機,誰不眼饞?
可這筆買賣,從來就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么簡單,美國賣的不是一架飛機,更像是一套附帶終身服務的“會員制”。
價格上讓你大出血只是一方面,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那一長串密密麻麻的附加條款,今天談人權,明天限用途。
甚至在核心技術里留個“后門”,讓你飛是能飛,但往哪飛,打誰,什么時候打,最終解釋權永遠在白宮。
這就導致對那些渴望將國防命脈攥在自己手里的中東國家而言,買回來的不是護國利器,倒像是一顆可以隨時要自己命的定時炸彈。
阿聯酋從一開始的對F-35望穿秋水,到最后不再期待,正是厭倦了這種當“提線木偶”的感覺。
再看歐洲的驕傲,法國“陣風”戰機,它最大的問題,是把奢侈品的定價邏輯用到了武器上。
一架“陣風”的價錢,據說能買三架中國的殲-10C,這對于任何一個需要精打細算的國防部來說,都知道是一筆性價比低級的買賣。
貴也就罷了,產能還跟不上趟,簽了合同等交付的時間真是煎熬。
更要命的是,關于它在印巴沖突中被巴基斯坦殲-10C“教做人”的傳聞,雖未被官方證實,卻早已在各國心中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
當價格和性能都不占優勢,只有一個名號時,這些西方武器自然就不好使了。
中國軍火“自助餐”,主打一個純粹
與西方的“捆綁套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武器裝備方面端上來的一桌“豐盛自助餐”,它最大的誘惑力,就是不帶任何“政治配菜”。
中國的軍售原則簡單得像一句口號:賣武器,就是賣武器。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你家內政,更不會把導彈當成逼你站隊的籌碼。
這種純粹的商業關系,對那些被西方老爺們念叨了幾十年的中東買家來說,簡直不敢相信。
他們需要的是能保家衛國的真家伙,而不是因為買了一些武器失去自主權和人權的交易。
更關鍵的是,中國武器的菜單上,性價比和體系化優勢,已經到了讓人無法忽視的地步。
埃及部署的紅旗-9BE遠程防空系統,一個營就能撐起21萬平方公里的天網,效率能頂過去40個老舊導彈營。這不是簡單的升級換代,而是從“小米加步槍”到“立體化戰爭”的維度躍升。
沙特更是悄悄引進了“翼龍-3”無人機生產線,中國不僅賣給你魚,還把魚竿和釣魚的方法一并相授。這種從“購買”到“自造”的賦能,直擊中東國家提升戰略自主的痛點。
中國軍工還特別擅長提供“全家桶”服務,你買我的防空系統,我順便幫你把預警機、雷達、指揮鏈都配套規劃好,讓你直接擁有一個完整的現代化作戰體系。
而像殲-35這種新一代隱身戰機,更是讓中東富豪們看到了掰手腕的底氣。傳說它不僅維護成本遠低于F-35,雷達看得更遠,還能與預警機無縫配合,讓F-35的隱身優勢大打折扣。
最誘人的是價格——買一架F-35的錢,據說能組建一個殲-35中隊。
這筆賬,誰都會算。
生意被搶,有人急得跳腳
當選擇不再是唯一的,中東國家的算盤就打得活絡起來。
埃及高調“官宣”紅旗-9BE,不只是買了一件新裝備,更是向世界發出一個信號:我的天空,不只靠西方保護。
據說,埃及對殲-35的興趣已經濃到讓美國坐立不安,連夜放寬了對埃及F-16戰機的升級限制,生怕這個老客戶徹底倒向東方。
沙特和阿聯酋,這兩個美國曾經最鐵的盟友,如今也開始“東西并重”,沙特一邊和中國談防空導彈,一邊豪擲12億美元建無人機工廠。
阿聯酋更是干脆取消了F-35訂單,扭頭就和中國商量起了殲-35的買賣。
巴基斯坦,則成了中國軍火最生動的“買家秀”,殲-10C的實戰傳聞,比任何廣告都管用。
更不用說近日巴基斯坦防長在上合防長會上,對著中國的052D驅逐艦兩眼放光的模樣了,那神情仿佛在說:“下一單,就它了!”
這種“所見即所得”的信任感,是西方軍火商單靠PPT和宣傳片無法比擬的。
中國軍火在中東遍地開花,自然也動了一些人的蛋糕。
法國軍方開始匿名向媒體放風,指責中國搞“虛假宣傳”,甚至編造出中國用AI偽造“陣風”戰機殘骸的離奇故事,試圖挽回顏面。
以色列也跳出來,用“伊朗的石油靠中國賣,所以中國能管住伊朗”這種奇葩邏輯,試圖攪黃伊朗購買殲-10C的生意。
這些言論背后,是西方國家氣急敗壞的無能表現。
然而市場是冷酷的,它只相信實力,中國國防部對此的回應云淡風輕:“純屬捕風捉影。”
事實是,真正讓“陣風”賣不動的,是它高昂的價格和遲緩的交付,而不是幾句網絡傳言。當你的客戶連鄰居都紛紛轉投瑞典“鷹獅”時,把鍋甩給中國,未免太沒風度。
要知道中國軍工的崛起,靠的是實打實的硬功夫,是不斷迭代的性能,是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是“客戶至上”的靈活服務。
不搞政治綁架,不干涉他國內政,不打壓第三方。這種坦蕩的姿態,比那些靠“威逼、利誘、抹黑”的手段,段位高出了不止一個層級。
所以說如果一些國家還不在軍武裝備上下功夫,想搞些歪門邪道的話,估計也是不好使的。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如果喜歡本期文章,不要忘記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信息來源:
1.環球時報:《法情報部門誣稱中方貶低“陣風”戰機》,2025-07-08
2.觀察者網:《法國情報機構炒作“中方帶頭破壞‘陣風’戰機銷售”,中國國防部嚴正駁斥》,2025-07-07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