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中國首款固定翼艦載機的殲-15戰斗機,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專屬生產線”。由于人民海軍現役航母數量的提升,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故部隊對這款艦載機的需求量也相對有限,這使得殲-15系列戰機一度長期與陸基型戰斗機殲-11和殲-16共用生產線,畢竟這幾款型號戰斗機有著相當程度的零部件通用性。但現在看來,隨著殲-15系列戰機中的最新型號,即殲-15T的到位和公開,這款戰機似乎終于有了獨屬于自己的生產線,進而可能暗示“解放軍航母數量將有望快速提升”。
央視的相關報道
該機的身上出現了040070這一編號 該機的身上出現了040070這一編號
在央視于近日播出的一則名為《揭秘殲-15系列戰機》的新聞中,出現了一架機身編號為040070的殲-15。從粗壯的起落架和略微向下傾斜的機鼻部位來看,我們不難判斷出這是殲-15系列艦載機中的最新型號,即具備彈射放飛能力且換裝了國產新型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的殲-15T,綜合戰力已達四代半戰斗機的水平。
殲-15T艦載機
對于040070這個編號,一些對中國海軍軍機編號規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猜測,這可能代表著該機是“殲-15系列戰機生產批次中的第4批,是第70架被生產出來的殲-15”?;旧希@種猜測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們知道,中國海軍現役航母數量為2艘,分別是正常載機狀態下可搭載24架殲-15的“遼寧艦”,以及同為正常載機狀態下可搭載36架殲-15的“山東艦”,為這2艘航空母艦實現殲-15的滿編,至少需要生產出60架才行。
殲-35上艦效果圖
而現在,隨著第二款國產五代機殲-35的逐步到位,該系列中的艦載型殲-35也將走上“遼寧艦”和“山東艦”,這2艘滑躍起飛型航母即將實現兩款不同型號艦載戰斗機的混編,比例可能為1:1。在這種狀態下,即便去掉部分在陸地模擬航母起降基地內用于日常訓練的殲-15,那至少已達70架的生產數量,對于馬上就要服役的“福建艦”來說,也是絕對的綽綽有余了。畢竟,“福建艦”勢必也要在固定翼艦載戰斗機方面,以“殲-35+殲-15”的方式進行混編搭載。
“福建艦”有望實現服役就是完全體
也就是說,至少在所搭載的艦載戰斗機方面,“福建艦”將有很大概率實現“服役即滿編、服役就是完全體”,這顯然十分有利于該艦快速生成完整戰斗力。進一步來想,于和平時期大背景下,在至少不少于70架的產量、為海軍艦載機訓練基地和3艘航母湊齊編制所需的戰機數量后,仍有所“富余”的情況下,“多出來”的那些殲-15T會是為誰準備的呢?我們恐很難不向著“為下一艘國產航母進行未雨綢繆”的方向去猜測。
殲-15生產線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內,人民海軍都會對航空母艦保持旺盛的需求,現有航母數量的翻番、甚至是在未來達到兩位數的規模,都是有很大概率成真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海軍對艦載機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多。而生產難度相對較小且生產工時較短的艦載機,自然要在新航母到位前就走下生產線,這樣才能以“艦機同步服役”的方式,讓之后的新航母如“福建艦”那般實現“服役就是完全體”。
殲-35上艦效果圖
于是乎,既然殲-15系列艦載機已顯產量“富?!?,那這是否意味著下一艘國產航母也快要出現了呢?這個問題的概率恐怕并不是0,很是值得我們好好期待一番。當然了,不只是殲-15系列艦載機,艦載型殲-35的產量也將逐步提升。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殲-35+殲-15”的這對組合,必將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最強海上航空戰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