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獲悉,CAR-T先驅CARGO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CARGO”)宣布,公司與由Tang Capital Partners控股的Concentra Biosciences(以下簡稱“Concentra”)達成最終協議,Concentra將以每股4.379澳元(4.5美元)的現金收購 CARGO,總價至少2.175億美元現金(扣除交易成本和其他負債)。
據悉,該價格幾乎與Cargo 的股票在周一收盤時的交易價完全一致。收購信息公開后,CARGO股價周二盤前上漲9.6%,報4.81美元。
此外,CARGO的股東還將獲得不可轉讓的或有價值權,有權獲得CARGO資金庫中超過2.175 億美元(約15.62億人民幣)的部分剩余資金,以及未來兩年內生物科技公司任何資產出售收益的80%份額。當前,CARGO的董事會已同意合并,CARGO的領導團隊和公司部分投資者正在將其擁有的大約17%的股票用于這筆交易。
根據協議條款,Concentra需在2025年7月21日之前開始要約收購,以收購CARGO普通股的所有已發行股份。此次收購預計于2025年8月完成。
01.
CAR-T先驅,核心管線先后暫停
業內普遍認為,CARGO的出售有跡可循。
CARGO創辦于2021年,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細胞療法,該公司由斯坦福大學教授、CAR-T先驅Crystal Mackall博士等聯合創辦,創始團隊多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院。2023年3月2日,公司宣布完成了2億美元A輪融資;同年11月10日,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CRGX,發行價為15美元,發行1875萬股,募資總額為2.81億美元。
CARGO的STASH/GAS平臺能夠設計下一代,多特異性和多功能的CAR-T細胞療法,克服多種癌癥的抵抗機制。下一代CAR-T療法需要引入能搭載多個靶向的多特異性CAR-T細胞載體。然而,具有多個靶向的工程細胞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不均勻、異質性的細胞產物,其中僅一部分是滿足設計要求的CAR-T細胞載體。
新型STASH/GAS技術可以通過標記純化這些多靶向的載體,生產均勻通用型的CAR-T產品,這有益于將下一代細胞療法推進臨床。多特異性和多功能靶向也擴大了新一代CAR-T細胞療法對于實體瘤在內的其他癌癥的適用性。
CARGO的核心管線、潛在“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靶向CD22的CAR-T療法CRG-022在1期臨床試驗中,讓超過50%已經對CD19靶向CAR-T療法耐藥的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獲得持續緩解。CRG - 022憑借其在1期臨床試驗中展現出的高效療效和良好安全性,登上了知名學術期刊《柳葉刀》;與此同時,基于這一結果,FDA已經授予它突破性療法認定。
CARGO的核心管線CRG-023是一款CD19、CD20、CD22三特異性CAR-T細胞療法,旨在治療大B細胞惡性腫瘤(LBCL)。大細胞淋巴瘤是美國和歐洲最常見的侵襲性淋巴系統惡性腫瘤,約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40%。
2024年,CARGO Therapeutics公司在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展示了關于CRG- 023的研究摘要。臨床前數據顯示,CRG-023在多次受到腫瘤細胞攻擊時,能持續展現抗腫瘤活性,且未出現功能耗竭;與對照相比,能維持T細胞記憶表型;在僅表達一種抗原時,也能持續清除腫瘤;在低劑量下,體內抗淋巴瘤活性強勁。
然而,與此同時,CARGO內部的財務狀況卻不容樂觀。
上市當年,CARGO并無收入,其2021年、2022年經營虧損分別為598萬美元、3477萬美元;凈虧損分別為585萬美元、4095萬美元。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運營虧損為3304萬美元,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1372萬美元;凈虧損為3060萬美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為1492萬美元。
2025年1月29日,CRG-022在2期臨床試驗中暴露出高毒性問題,CARGO不得不宣布終止CRG-022的研究,并裁減約50%的員工以節省現金,全力推進CRG-023的1期劑量遞增研究,并推進其新型同種異體平臺。這一消息導致該公司股價在周四的盤前交易中下跌了75%。隨后,首席執行官Gina Chapman離職。
遺憾的是,CRG-023卻并未如預料中一般起勢。
2025年3月,近日,CARGO宣布重大運營戰略調整,包括暫停CRG-023開發項目并裁員90%,而此次暫停CRG-023及同種異體平臺的開發,主要因效益風險比不足,同時節省現金并最大化股東價值。
屆時,Anup Radhakrishnan被任命為臨時CEO,將帶領CARGO進行反向并購或其他業務合并,TD Cowen將作為此過程的獨家戰略財務顧問。
02.
Biotech收購專業戶,能否盤活資產
Concentra在生物醫藥行業中以獨特的收購策略聞名,其背后的Tang Capital Partners由 Kevin Tang(唐慶年)掌舵。長期以來,Concentra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活躍,近期就達成了收購Elevation Oncology、Kronos Bio、Allakos和Jounce Therapeutics的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biotech的共性在于,通常沒有相應的增長或近期臨床開發成功的產品,也并無有效、及時的機制能將賬上現金返還給股東。這導致這部分資金被“困”在資產負債表中。
通常,這類財務危機發生在臨床試驗結果不佳或公司研發工作遭受其他重大挫折之后。但過去幾年,生物技術股票市場長時間表現疲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公司發現自己處于類似的境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方開始要求這些公司關閉,并向股東返還資金。
事實上,在Concentra過往發出的收購邀請中,大多數公司都表示了拒絕,理由也多為Concentra的報價嚴重低估了公司價值,不符合公司及其股東的最佳利益等等。
但對于Concentra而言,如果能夠有效地回收這些資本,就有了讓資本市場生態系統進一步良性循環的可能。因為這些資金,還可以繼續被投入到新成立的biotech身上,并創造新的價值。
對于CARGO來說,這筆交易結束了其開發癌細胞療法的嘗試。而同意這筆交易的初衷,或許正是管線研發的失意。
相較之下,不久之前,即6月30日艾伯維宣布將收購體內CAR-T的明星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則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同樣是潛在first-in-class,Capstan體內抗CD19 CAR-T項目CPTX2309當前處于I期臨床,用于治療B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值得關注的是,公告中指出,艾伯維將以全現金方式支付此次交易的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億元)付款,足以見其勢在必得,也足以見MNC對體內CAR-T療法的熱捧。
隨著MNC“掃貨”體內CAR-T新銳公司,誰能引領CAR-T療法 “第三波浪潮”也引發行業猜測,CARGO留下的技術平臺,也未必不會被盤活,并迎來新的突破。
*封面來源:神筆PRO
專題推薦
聲明:動脈新醫藥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新醫藥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并確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