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朝榮(音譯)深知如何種出優質的紅薯、花生和小麥。但如今,僅僅種出美味的農產品已不足以吸引那些精通手機應用的消費者。這位56歲的中國農民如今重返課堂,參加"實操直播訓練營",學習如何通過手機將蔬菜銷售給消費者。"
這是法新社最近的一篇報道記錄的一個中國故事。報道說,高朝榮和她的同學們正努力成為"新農人"——那些在農業生產或服務中運用最新技術的人。
法新社報道截圖
報道觀察到,過去一年,中國某短視頻平臺上,"新農人"創作者的數量激增了52%。在另一個中國社交平臺上,"新農人"這一話題標簽的瀏覽量已超過2.27億次。
報道認為,隨著中國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從衣服、化妝品到大蒜等各類商品,直播帶貨已成為農民直接吸引和接觸消費者的重要營銷平臺。在直播中,用戶只需輕點按鈕即可完成購買,還可以在直播過程中發表評論,或向賣家咨詢產品信息。
"新農人"高朝榮坦言,她之所以參加"實操直播訓練營",是"不想再只是固守傳統的農耕方式"。她在山東馬陵山腳下種植農作物,并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視頻,目前已經吸引了超過7000名粉絲。
法新社報道截圖
報道援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一位專家的話說,"傳統上,中國農民被描繪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形象——顯得他們貧窮、落后、與技術脫節",但如今,直播等數字工具已經改變了公眾對中國農村生活的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