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譙家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地理優勢,積極擴大銀杏種植規模。通過加強技術學習、推行常態化田間管理,并引導村民廣泛參與,讓銀杏苗在這片高原沃土上茁壯成長,正逐步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正值銀杏田間管護的關鍵時節。近日,筆者走進譙家鎮汪家村銀杏種植基地,只見長勢喜人的銀杏葉片在陽光下綠意盎然,泛著迷人的光澤。數十名工人手持鋤頭,正緊張有序地對銀杏幼樹進行松土、除草和追肥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銀杏田間管護。
汪家村村民劉祝英說:“我們在這里種銀杏樹已經3年了,希望汪家村把這棵銀杏樹一直種下去。這樣我們莊稼也種了,錢也掙到了。”
汪家村村民張孝英說:“我一年四季都在這個基地打工,活也輕松,收入也還可以,我希望村里把這個銀杏產業越做越大。”
據了解,汪家村銀杏產業是沿河縣2022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重點項目。該村結合村情民意,積極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及“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發展模式。項目累計投資228萬余元,自2022年啟動至今,已成功種植銀杏500余畝,目前苗木長勢良好。
銀杏田間管護。
銀杏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有效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更為當地剩余勞動力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實現了村民增收渠道的多元化。下一步,該村將全力以赴做好精細化管護工作,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確保銀杏樹管理更加科學規范,讓小小的銀杏葉真正鋪就村民的“杏”福路,持續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目前,正組織工人進行鋤草和施肥作業,每天約有40名工人在田間勞作,預計7月上旬可完成本輪管護。村支‘兩委’有信心、有決心把這個產業做強做大,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切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汪家村黨支部書記羅麗蓉說。(圖/文 羅福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