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瑤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印發《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旨在推廣各地在推進城市數字底座建設中的先進經驗。濟南憑借其創新的“CIM+城市管理一張圖”應用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首批獲得官方推介的典范案例。
數字底座賦能
城市管理開啟“三維透視”
濟南市“CIM+城市管理一張圖”系統并非簡單的數據堆砌,而是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為強大支撐,構建起城市運行的智能神經中樞。該系統創新性地整合了三大核心數據資源:涵蓋道路保潔區、高架路、公廁、垃圾處理廠等18類關鍵要素的城市管理數據;為中心城區主干道沿線102萬個城市部件建立的精細化“電子身份證”(覆蓋5大類、65小類);以及責任明晰的城管單元網格與網格員信息。這一深度融合,為城市賦予了前所未有的立體化、精細化治理視角。
“顆粒度”革命
讓城市管理“看得見、管得細”
濟南模式的核心價值,在于其顯著提升了城市管理的“顆粒度”與敏捷性。路長、信息采集員和網格員只需通過這一張圖,管轄區域內設施的位置、數量、現狀乃至權屬信息即刻清晰呈現。日常巡查與問題上報因此獲得極大便利。更重要的是,系統實現了管理流程的扁平化再造——對于程度輕微的事件,信息采集員可直接聯系責任人即時處理,省卻了層層流轉上報的繁冗環節。這一變革顯著壓縮了響應時間,大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標志著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入選國家清單
為智慧治理提供“濟南方案”
此次濟南經驗獲住建部遴選為首批可復制推廣的樣板,不僅是對其“CIM+城市管理一張圖”建設實效的權威認可,更凸顯了其在推動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智能化轉型中的標桿意義。濟南的成功實踐,為全國各城市如何利用CIM平臺打通數據壁壘、賦能基層治理、提升城市韌性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參考路徑。
濟南的入選,標志著其在探索城市治理數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已走在全國前列。這張融合了百萬級城市部件信息的“智慧地圖”,正持續為泉城精細化管理注入澎湃動能,其經驗有望為更多城市點亮數字化轉型的前行方向。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