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雖然在解放戰爭失敗之后退居臺灣,但這并不影響其北伐領袖的身份,以及在多次戰爭中為民族所作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蔣介石和他的兒子蔣經國始終認同民族的統一和主權的完整,后來還在臺灣為二人塑造了銅像。
但伴隨著賴清德政府的上臺,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他作為一個頑固的臺獨分子,想盡一切辦法去中國化,甚至連蔣家父子二人的頭像也毀掉了,按這樣的發展情況來看,蔣家后代還有可能將二人移靈到大陸嗎?
賴清德當局的過激行為
兩岸關系相處最為融洽的時候,是馬英九當政時期,不僅達成了92共識,實現了和平交流,互相開放旅游,實現了三通。
在這一時期之內,人們非常看好臺灣與大陸的前景,甚至憧憬統一的到來,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情況卻越來越發惡化。
尤其是賴清德政治集團的崛起,直接導致大陸和臺灣之間的關系惡化,無論是其所采取的做法導致的政治傾向,還是實施的具體措施,都對大陸充滿了針對性,讓雙方越來越疏遠,是個不折不扣的臺獨分子,也使得馬英九時期的兩岸和平不復存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賴清德在文化領域的臺獨思想滲透,他將臺灣地區原本與福建互通的閩南語,私自定義為“臺灣語”并且大肆推廣,直接影響到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認知。
除此之外,賴清德自從5月份開始執政之后,直接全盤否定了此前所達成的92共識,以美國為后臺,表現出十分諂媚的態度,堅持自己的態度和分裂立場,大肆鼓吹互不隸屬以及新兩國論,嚴重損害了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兩岸的關系。
賴清德的成功執政本身就是一場騙局,他利用煽動島內情緒獲得民眾支持,從而拉攏選票,實際上也只有四成的支持率,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沒有什么真才實學,一心只想要謀求獨立。
這就導致賴清德在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后,當地的經濟并沒有獲得發展,民生也沒有獲得改善,很多人依然面臨嚴重的就業問題。
更夸張的是,賴清德集團作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不僅沒有改變現狀,反而打擊來自于海外的機會。
比如原本可以和大陸尋求經濟合作,以緩解臺灣地區的壓力,但賴清德政府卻把大陸炒作為軍事威脅,進而煽動全島進行安全防衛,兩地一度處于對峙狀態,雙方的合作和往來進一步減少,甚至等同于虛無,對于一些向好的趨勢,賴清德當局也會極力阻撓。
比如對于兩岸航班逐漸恢復的趨勢,賴清德政府設卡設限嚴禁雙方之間的交流,甚至對島內藝人的言行都進行了約束。
為了宣傳自己的臺獨思想,賴清德當局經常顛倒黑白,對大陸進行抹黑,濫用公權力以及行政司法資源對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政黨團體和愛國人士進行打擊,試圖從多層面將大陸與臺灣之間割裂開來,其中最過激的舉動就是摧毀了蔣介石父子的銅像。
最大的惡意
蔣介石父子二人算是臺灣問題的開端,尤其是在退居臺灣之后,蔣經國還擔任了行政院長,在父親去世自己接任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之后也曾解除過戒嚴開放,兩岸互相探親,算是改善臺灣與大陸之間關系的先驅。
而且從蔣介石之前的舉動來看,他雖然曾挑起內戰,其領導的國民黨也在很長時間之內和我軍處于對峙狀態,但從根本上講,都沒有分裂國家的打算,即使到后來走向窮途末路,也絕不認同分裂民族,哪怕是退居臺灣地區,想的也是有朝一日卷土重來。
可以說,蔣氏父子從始至終都堅決反對分裂國家主權的行為,在這一點上就和賴清德的思想完全不同,臺灣發展至今,蔣氏父子的影響力依然很大,所以在賴清德上臺之后,蔣氏父子二人以及他們的思想就成為了自己的政治阻礙。
對于這些障礙的清除,就是從對島內的銅像破壞開始。
早在賴清德正式上臺之前,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的這種做法開路和鋪墊,早在今年的2月份,馬上就已經流出了相關消息,有一位頭戴面罩的黑衣男子左手持刀破壞了臺灣某公園內的一座銅像,腦袋直接被割了下來不說,還潑上了油漆,場面一度十分驚悚。
而這座銅像就是蔣介石,雖然各方面都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是賴清德所指使,但眾人都知道,此舉一定和賴清德有必然聯系。
畢竟目前他是島內最大的臺獨之風倡導者,而且政治實力在不斷增長之中。
這次銅像破壞事件就像是一個導火索,在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里,臺灣島內有31座蔣介石的銅像都先后遭到了破壞,甚至情況愈演愈烈,還蔓延到了中正紀念堂。
這里是有軍隊把守的,如果沒有其他人的支持和背后操縱,這些不法分子又怎么敢直接沖擊有軍隊巡邏的軍事機關,更讓人感到巧合的是,這群暴力分子的素養似乎很高,他們并沒有貿然出擊,而是利用軍隊換班的間隙突然沖入紀念堂大廳,對銅像進行了破壞。
因為事發突然,所以造成了當時的局面混亂,在社會上造成的影響也很大,從當時的具體情況來看,施暴者在破壞銅像的同時,還高呼反蔣的口號,一度想要將島內的輿論引導到對蔣介石的聲討上來,如此情況便有些微妙了。
背后的政治意圖
曾幾何時這里也是蔣氏父子權威統治的時代,而蔣介石更是被塑造成為了一個領袖,其思想觀念和認知甚至融合到了當時的教育之中,最夸張的時候,島內大小不一的蔣介石銅像已經達到了4.5萬余座,平均每平方公里就能見到兩座銅像,但現在卻被破壞殆盡。
所以目前的對立已經十分鮮明,統一和獨立兩種思想開始碰撞,仇恨在逐漸加深,這會一度造成臺灣社會的紛擾和動蕩,而當時的領導人則利用媒體將這種行為直接定性為破壞公物,云淡風輕的躲過了背后所隱藏的政治問題。
這樣的行為以及臺灣當局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兩岸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賴清德的政治操縱也注定會讓統一遙遙無期,與此同時,蔣家父子二人的美好愿望或許也會落空。
對于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二人來說,他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希望將自己的骨灰能夠帶回大陸安葬,也算是最后的遺愿。
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也曾有過將祖輩的靈柩移往大陸的想法,只不過當時的中國大陸和臺灣尚處于武力對峙狀態,即使到了1996年,這個計劃也遭到了國民黨內部的強烈反對,所以一直處于擱置狀態,并沒有能實現。
而現在賴清德政府上臺之后,島內的大小蔣介石銅像全都成為了賴清德去中國化手段的重要媒介,他致力于消除任何與蔣介石父子有關的東西,以達到自己走向獨立的非法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從兩岸關系的角度出發,還是從臺灣當局的態度來考慮,將蔣氏父子的靈柩遷到大陸都遙遙無期了,起碼這個計劃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得到認可。
必將遭到反噬的賴清德
從近期賴清德政府的發言來看,依然是無視黨內的批評之聲,大肆建設所謂的國防工作,甚至想要推動全民防衛系統來對抗大陸,通過武力的方式謀求獨立。
與此同時,賴清德當局不斷加強與美國之間的聯系,甚至公然對美國示好,感謝其對臺灣的承諾,以及對先進武器的提供,將和平掛在嘴邊的同時不斷購買武器準備戰爭,這就讓兩岸的關系更加無法調和。
隨后賴清德當局更是開展了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實際演練,就連中小學校園都難逃其魔掌,甚至還假想出了2027年大陸攻打臺灣的奇葩問題,并以此為借口,進一步擴大軍事演習的規模以及臺獨武裝。
這不僅是對兩岸和平之間的挑釁,也是將臺灣進一步推向毀滅的深淵,其實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同胞,都不想讓戰爭成為最后的結局,但賴清德卻與這種主流思潮背道而馳。
所以注定不會有好的下場,根據目前島內最新的民意調查,對賴清德當局的支持率開始瘋狂降低,這就證明島內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對賴清德當局的施政無能以及過度武力化,臺灣的行徑越來越不滿。
如果他依然不知悔悟,必定會走上臺獨的絕路,回歸和統一始終是大趨勢,如果堅持正面碰撞,勢必會遍體鱗傷。
所以其實從長遠角度來看,蔣氏父子想要移靈大陸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參考文獻
[1]張盼.賴清德“以武謀獨”必遭民意反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7-04(004).
[2]張若.臺輿論批賴清德“三講四漏氣”[N].環球時報,2025-07-01(010).
[3]歷史人物銅像遭斷頭臺灣恐更無寧日矣[J].臺聲,2017,(09):3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