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親戚打來電話說他們小區最近走了三個人;
兩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工作累死了,還有一個老人67歲了,活活被自己糟蹋死了。
67歲的老人本不必走得如此凄涼,在親戚看來都是他自己作的;
90年代下崗潮,買斷工齡別人都扛著熬著不同意,就他很爽快地下崗了,當時賠了幾萬塊錢;
后來,他也沒找到什么正經工作,總是隔三差五打零工,他那個時候已經結婚了,還有個女兒;
妻子沒什么文化和技術,只能干保潔,就這樣,全家三口靠著他老婆一個月兩千多塊的工資過活;
后來熬到女兒上大學,老婆跟他離婚了,再后來女兒遠嫁外地,他就一個人過了。
這些年他在外人眼中就是一個好吃懶做、沒出息的男人,老家的親戚也都不來往了,他幾乎沒什么退休工資,日子過得很拮據;
再加上有一身的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等,而他又沒錢看病買藥就死扛著,最近終于離世了!
親戚說完就開始感慨,人啊,最怕老來窮!
感慨完,她又開始擔心我爸,因為我爸沒有退休工資,60歲以后他作為農民一個月好像只有60塊錢;
所以,親戚苦口婆心地勸我,別學你爸,一定要早早為自己的老年打算,一定要趕快找一份有社保的工作,一定要早點結婚生子......
我應付道好的,掛斷了電話,我陷入了沉思中;
我想起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種了一輩子地,我爺爺放了幾十年的牛,交了幾十年的公糧,生了五個孩子,三個男孩,兩個女兒;
但到老,他好像都沒有勞累子女或者說花他們多少錢!
我爺爺活到88歲,我奶奶比我爺爺晚走了兩年,但他們都是一直在勞作,像我爺爺也就生命最后幾個月沒有干農活,沒有放牛;
其實在農村,這都很普遍,現在依舊如此,那些老態龍鐘的人男的就放牛放羊,女的就在家里做飯,種菜,總之,他們不允許自己休息;
因為他們知道,兒女靠不住,其實也不是靠不住,而是兒女自己都活得非常艱難,無力幫襯!
所以,他們從年輕時就開始攢養老錢了,有的地方稱為棺材本;
那是因為,中國人從懂事那刻起就在為養老做準備了;
以前,只有那些體面的工作有退休金,所以大家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進大學,就是為了他們老了以后能拿退休金;
現在,沒工作的人也可以繳納靈活就業的社保了,說白了還是自己給自己上的養老保險。
其實不止,細思一下,工作、養兒防老、攢錢還不都是為了老去時可以活得體面些嗎?
為此,我們默契地選擇了人生前60年都在受苦,因為先苦后甜的觀念太深入人心了;
而且也都怕老了以后沒錢看病,沒人幫扶,死了臭屋里都沒人發現,更怕死后被遺忘,墳前連個燒紙送錢的人都沒有;
因為對老年的恐懼,我們甘愿被束縛幾十年,賠上一生最美好的光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